“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都有这样的喜好,那我们也应该在这个春意昂然的季节去感受一下春的气息,不要憋在家里做一个“痴人”。
小时侯每到这个季节便是春耕的时候,会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嬉戏,看着他们在辛勤劳作,偶尔自己也会去“帮帮忙”。不过用奶奶的话就是说:越帮越忙。于是就乖乖的在一旁看着,不在给他们添乱。
上了小学,每年到春天,学校都会组织“春游”,其实那时候老师说是义务劳动,高年级的同学,从自己家里带了桶,和木棍,一起去学校旁边的山里抬水,因为西部地区大都缺水,学校的日常用水需要学生自己解决。山里有泉水,很清,尤其上从石头中间流下来的水是甜的,刚开始是跟着他们去玩,等到了四、五年级,就该以身作则了,该我们抬水,小同学跟着玩了。抬回来的水,清的给老师,是饮用水,混的不能喝的,就累积起来,每天打扫完教室后往地上洒。虽然那也算劳动吧,但是大家很开心,因为小孩子都喜欢出去玩,而不是整天端坐在教室里上那些有些枯燥的课。打完水,唱着快乐的歌,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起回学校。这都上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应该改善了很多!
初中时,才真正的学会了怎么玩,而且花样很多,玩起来就没有想停的意思。因为自己还好的记忆力,和还不赖的嗓子,在哪个小学校里没有人不认识我,无论是哪个班组织春游,都会有人找我一起去,那时候大都是周末放学去玩,在中学附近的山里去看挑花,还有鱼塘,抓几只小蝌蚪放在手心里,感觉它们真的很可爱,不过长大了就变成蛤蟆了,一点也没有小时候可爱的影子了。用草编一个花环带在头上,和可爱的伙伴们一起欢笑。
高中了,都已经是大孩子了,不在象初中时那样疯,大家都有不同的世界观,所有朋友圈子会缩小,但是强度会很大,因为大家志趣相投,所以玩起来更开心。学校所在的县城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学校后面就上巍峨的南山,到了这个时候,山的杏树都开花了,于是大家结伴去爬山,去感受春的气息,一路上有说有笑。那时候开始了解和喜欢的人爬荒山也会别有一番风味这句话,感觉很奇怪,现在想想那是说明人在慢慢张大,更何况是和这么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爬山,那当然会非常开心。那时候大家很流行这么一句话:“我们之间的友谊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虽然还不了解爱情如何界定,但是那种友谊很牢固,直到现在,那种友谊还花繁叶茂,我想直到以后,这种友谊会象陈年佳酿一样越来越浓烈芬芳。高中三年,学校周遍的三座山我们都去过,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见证我们真诚的友谊!就在哪个时候听老大吹口琴,感觉真的好好听,遗憾的是自己太笨,不会!呵!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省市来到一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地域的差异引起了很多差异,但是终归是年轻人,玩起来也别有一番风情。不过大都是那种独善其身的架势。记得只有在大一的时候,晚上去潮白河边上玩篝火晚会,那时候才认识不久,在那里做自我介绍,一起烤红薯,听壮族同学唱悠扬的民歌,很惬意。
现在,只有自己在周末的时候,独自在公园徜徉,看花,观草,独自徜徉在新春的气息里,可以很贪婪的呼吸新鲜空气,思绪可以很飞扬,可也许凝固,不去想任何事情,独自游荡在春天里。有这样一句话: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可以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因为我身在春天的气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