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丽川退出《2006中国新诗年鉴》编委的声明

(2007-06-05 16:48:05)
分类: 杂花生树
 

关于退出《2006中国新诗年鉴》编委的声明
——尹丽川

 

刚才知道《2006中国新诗年鉴》的入选名单,因为之前没有接到过主编及编委会任何形式的通知或说明,也不知道一切已然、照例变得如此不堪。今年年初主编杨克请我担任执行主编,与树才合作编选。我本一味推辞,可杨主编也再三强调,邀我参与,是希望选出一批尖锐之诗,不必顾及全面周到,只随我心意。我又与诗人沈浩波商量,因其时我手头还有甚为繁重的工作,沈浩波便慨然承担了上网征集、收转诗歌的繁琐劳动。总之,出于对诗歌的情义,我接受了这一如今看来毫无意义的邀请,而出于信任,一切都在电话和短信中决定,与杨克或出版社也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参与编选合约——谁都知道,为诗歌做事肯定是无偿付出,我所说的“合约”,是究竟我能否真正行使执行主编的权力,我所推选的诗歌作者们,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2006中国新诗年鉴》将变成没有鲜明诗歌观点、有“诗”无“新”、有“年”无“鉴”的杂烩,并不令人惊奇,这是由杨克和树才的诗性和性情决定的,而之所以仍担当起执行主编的职位,只是想尽我所能,编选一些我所认为的好诗人,和气质鲜明的新诗人。我可以负责地说,在编选过程中,我唯一的标准就是诗歌本身。我想问问杨克和树才,你们的标准是什么?当然你们也会说,是诗歌本身——那么,你们有你们的,我有我的,这不正是你们当初请我的原因么?

我重点推荐的发小寻、而戈、旋覆、老了等人的诗歌,居然都消失得那么干净!你杨克选择我做执行主编,就必须尊重我的选择!如果你不认可我的编选,就必须早早说明!因为我必须退出!因为我不再是执行主编,而完完全全只是你们的工具!请不要滥用我的名字!请不要将我作为“民间”的代表!何况还没有代表成!
更不幸的是,由于不久前重装电脑,我所编选的诗人名单及诗歌内容,和我D盘的部分文件一起崩溃。我
希望杨克能够、至少、起码……尊重我一次,发回我所选编的诗歌邮件,既然大部分你们都不要,我会将之全部贴于诗江湖网站。
当初我给杨克发去选诗,记忆中有简短附信,大意是所选如此,有问题再说。此后便没有消息,没有回复
,我理所当然以为,那就是说没有问题。因为我的性格,和这半年的工作忙碌,我没有更早更主动地过问《2006中国新诗年鉴》——当然他们更没有联系过我,对于所有寄诗过来、和所有我编选出来的诗人,我很抱歉!对于沈浩波背后付出的努力,我很抱歉!对于在一次偶遇中,我跟徐江说,“你发来的杂事诗好,我一首未删”,我很抱歉!
——2007-6-3

本贴由尹丽川于2007年6月03日22:25:10在〖诗江湖〗发表


 

刚看到,谢谢尹丽川曾经支持编选工作!

杨克


再次感谢!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也仅仅因为你要求才说明:
由于你较忙,传过来一些诗人的稿子没有分类新人和其他,我当时只好转另一执行主编归类,我本人并未保存,故也确实无法给回你。
而个别新人的稿子无法发出,是因为出版规定,我不想再次造成前面两次的“合期”,也请谅解我同意这结果。而且前面浩波选本的“麻烦",我已经承担责任和损失。并未推给他。因为树才选稿看稿太多,加上他父亲在农村做大手术,他要回乡下照应,因而一而再再而三拖过我跟他说的最后“期限”,导致拖到长假,当时无法联系你,我觉得太耽误了有点着急,没有把名单和诗给你看一次,我只请不太忙得别的人也看了,就公布名单了。这是我个人的失误。我本人觉得需要向你表示歉意。其他个别选不选,我个人没有觉得构成问题,我也从不推卸责任。但你说明了,我只好也说一下,徐江的诗树才和我都没有删.可能你忙中没有给过来,这事一出来我就跟树才沟通过,我们本来也打算永远承担他个人的批评,从没有想过说明.
总之,不当之处,请谅解.

本贴由杨克于2007年6月04日18:56:47在〖诗江湖〗发表.


 

尹丽川再回复


虽然我确实忙,但我答应的事,不至于那般不仔细,如果万一真是由于我失误,没有发给你徐江诗歌,这事就算我错,我会再询问树才。但我当时,把所有收到的诗都另存到选诗的文件夹,从中依次挑选,没有选中的才拿出去,存到备选的文件夹,发出前亦认真检查对应过。而且徐江的我是很记得的,否则怎会跟他提起?
另,像发小寻、而戈等人,我选的都是八九首,口猪、金柯等也都很多,并非如你所说,“其他个别选不选,我个人没有觉得构成问题,”我亦绝对牢记这是正规出版物,断不至于非要给出版社制造麻烦,我的口味也并非政治诗和黄色小调,不要回避了,就是选诗的观点问题——而这本是你找我的原因,也是我当初同意的原因,也是你后来做错的原因;在一个手机邮箱博客的年代,我不可能不被联系上。
现在看到的仅是诗人名单,但由此几乎可推断,我所编选的诗人,诗的数目也将十分减少。别的不再说了,没意思。
以下是从我邮箱里找到的部分诗歌——真是很失败,正因全部另存过,有段时间整理邮箱,邮件太多,我删过许多页,只剩下小部分——随便挑了几个,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名单中,看看“2006中国诗歌年鉴”之外的诗吧。能给我一个诗的、文化的、政治的或扫黄办的理由,让我不选它们么?

 

《鬼》

三米深

 

父亲说鬼从来不用脚走路
却很诚实,他们也低头劳动
他们也懂得善良,懂得
等待是无期的事,懂得悲伤
我偶尔也和他们说话,我知道
他们在我身旁,和我一样孤独
在他们生活的世界里
有和人间一样无垠的麦地
他们在那里接受记忆的惩罚
转世、轮回或幻想着终老一生
他们无法彼此倾诉
有时会半夜站在你的床前
流着泪水,却不小心吓着了人


老了的诗——

老了:1979年出生,山东人。著有长篇小说《动物学》

我的故乡(组诗)

《风》

 

东风不是风。不是
万事俱备只欠的那个风
东风是麻将牌。是
让我们欠债累累的麻将牌。

西风不是风。不是
吹痛古道瘦马的那个风
西风是麻将牌。是
搓痛我们手指的麻将牌

北风不是风。不是
从西伯利亚翻来的那个风
北风是麻将牌。是我们翻不过去的
冰冷的麻将牌

南风不是风。不是
不是从江南飘来的那个风
南风是麻将牌。是
让我们灵魂飘到九霄云外的麻将牌

权利,只能靠摸
命运,只能靠碰
快乐,只能靠吃
金钱,只能靠胡

我那十三不靠的故乡
被麻将声震碎的,是一只麻雀的心脏


《牛》

 

假如有一天,你想到
我的故乡看看,那真是件
很牛的事。你不仅能够吃到
最正宗的烧牛肉,还能看到
老黄牛、大奶牛、克隆牛、注水牛
运气好了,还能看到杀牛的人
剥牛的人、偷牛的人、抢牛的人
我的故乡有好多牛,姓牛的人却不多
我有个哥们外号牛子,他会弹吉他
会弹钢琴、会敲架子鼓、会唱歌
(美声和摇滚都会)
还会跑步(校运会3000米冠军)
他常混得一分钱都没有
只剩改不掉的牛脾气


《每年都有人从故乡离开》

 

每年都有人从故乡离开
到比县城大的城市去
他们背着铺盖,决心一去不返。

每年都有人从故乡离开
尤其是秋天,他们等不及吃月饼
就挤上汽车,挤上火车,挤进城市的公交车
一下车,就迷了路。

从故乡离开的人,不再说方言
改讲普通话,像鲁西南黄牛那样普通
他们不再猜拳,不再酗酒
不再打架,不再骂街
顶多找个没人的地方,哭出几句乡音


徐江作品:《杂事诗》选章

 

《艳星瞬间》

回忆完十年前
那次痛苦的情事
久违的艳星
终于如主持人
和屏幕外观众之愿
哭了出来

她左手
半笼泪眼
小声道
“快给我张纸巾
别让我儿子看见”

 

《无极》

这好像是一条真消息

演习中的飞行员
发现头顶上方
有奇怪的战斗机编队

飞机是五十年前的样子

左右的阳光和云
也是

 

《存在》


那邮件裹在小号信封里自某市寄来,薄薄的,见棱见角儿。
大概又是谁寄来的印刷品吧
如果不是昨天清理书房,应该不会去拆。

就拆了。果然是一本书——十二年前出版的
《哀歌"金别针》,还附了一封手写的信
是老读者。不知从哪里得了通联,要我在书上补签名字。

于是以拙劣的手书,遵嘱签好
再取后来出的两种,一并签好、寄出
来信顺手存入书架上的《圣经》


《漏》


这一段细节
是中日两国国史
都漏载的——

以完成中日邦交正常化
而闻名于世的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建交后到中国访问
指名要见的是一个
他当年作为大日本皇军
中国华北驻屯军军官时
最感头疼的河北武工队员

限于历史的
某种原因
田中没有如愿
出于历史的
一个意外
武工队员
幸福活到了今天


《旅途偶见》


在车厢绵绵不绝的杂音里
偷偷静一下
感觉真好

在熟人故作蒙昧的纯真里
把脸掉向窗外
这也大约是戒烟后
仅剩的自由啦

不瞒你说
那些碎小时刻
在与风和流逝
毫厘之隔的玻璃里
我看见了云

雪山的云
虚空的

影子里
一团一团
KTV图景里悬浮着的
青藏高原的云

其实
统统是
卧铺上
薄被的幻影


《那一瞬的丧魂》


告别宴前
给母亲打电话问安
没喝酒的我
忽然就怎么都拨不对
母亲家的电话了
余下的半天
我神色坦然
心如死灰

这一切延续到下午
我终于在同伴聚谈的间歇
悄然拨通

世事苍茫呵
谁敢说你与亲人
心意相连

 

《花满楼》


因建地铁站已准备拆除的居民楼,回光返照似地立在路边

楼基本搬空了。大多数窗口的窗框子,都被人卸走了。空空的窗,反朴归真的窗口,有时会有一两缕阳光,斜斜地钻进去

整幢楼,只有二楼和六楼,各一扇仅存的窗户下,还有空调压缩机没被拆走

二楼的那只空调压缩机上,搁着一盆绿叶子的花

 

《我从雁塔走过》


当然是大的那个
至少已是第三次
去那里了

人日益熙来攘往
院落在善男信女
照顾下辉煌
我没去爬它
而是转到了院子南面

那儿有我的同僚
一个铜铸的
(老友伊沙说)
“风尘仆仆的和尚”

旋覆的诗——

另有名称


不要带他们到床上来
带他们去墓地
去凹陷的大的平原

如果他们悲怆地叹息
让他们闭嘴

在黑的
湿的
稀软的地上
如果他们得以行走
得以在小小的草叶旁边
向你讲述童年的恨意
讲述已忽略和将忽略之物
那么与他们行
在床上所能行的一切

问他们那感觉如何

就是这样我们被创造
而后经历造物者之所经历
每一经历
都另有名称


哀求

我喜欢恶的诗
喜欢善中取恶的诗

就好象为冬天而来的海水
翻滚着
在光照下
愤怒 痛苦而焦灼

就好象它们翻滚着
被光照着表面
被光盖着底下
一个浪在哀求另一个

就好象我在哀求着恶
恶在哀求着诗歌


白杨树


聚集起爱
像白杨树聚集起风
像白杨树的树枝那样
一只大的微拢的手

为一种悲痛所攫取的白杨
曾先于人类而哭嚎
他们都曾被悲痛所攫取
被更多的事物攫取
然后被大地攫取

终有一天平原会凹下去
将人间全部攫取
对于每个灵魂涣散的人
要聚集起爱
如向着顶点的白杨树

每一棵平原上的白杨树
都是冠军

都接近于神和神所布的力

 

对杨克说

沈浩波


杨克:
你不必说我最不应该指责你对执行主编的不尊重。我所针对的是眼前发生的事情。是尹丽川的工作基本白费这个事实。是你对尹丽川几乎是最大程度的不尊重。是《中国新诗年鉴》这个我们当年以笔为枪一起捍卫的品牌,如今沦为伪诗的乐园。看看这个目录里的那些煞笔吧,那些平庸的三道儿,那些毫无灵魂的诗歌。你在《中国新诗年鉴》交换什么?你在搞统一战线吗?你到底是在编一本诗歌的年鉴,还是在搞你的诗坛关系学。很多事情,我本可不说,因为你确实是我的朋友。但当你如此利用尹丽川,如此对待她所选的诗人和诗歌,对不起,我很愤怒。我更愤怒的,是你对中国先锋诗歌的态度,被你和陈树才那个混子拿掉的,是中国先锋诗歌这几年来的伟大成就,是新锐的力量,是中国诗歌的魂之所在!被你等拿掉的,是

盘峰的成果,盘峰的成果正是落实在这些具体的优秀的诗人身上,你背叛的盘峰。你成为盘峰的既得利益者之后你还想把《中国新诗年鉴》变成你的私人馈赠品,四处馈赠,你想换取什么?
陈树才是个什么玩意儿?90年代的丧家之犬!三道儿是个什么玩意儿?是在盘峰中蝇营狗苟的几个人搞出来的敌视先锋诗歌和“民间立场”的小阵营,而《中国新诗年鉴》居然让这种东西当主编,并且是以对尹丽川的劳动付出侮辱性的打击为代价的!你侮辱我的朋友!你侮辱我的诗歌立场!你侮辱盘峰!你侮辱了曾经喊得很响的“民间立场”!这些年,你游走于民间、官方、知识分子和各路混子之间,如鱼得水,你以为我们这些流着先锋诗歌血液的诗人,也和你一样,一切以交换为原则,长着一颗体制的、作家协会的心吗?
是。当年我主编的那一本《中国新诗年鉴》,你没有干涉,最后也基本上保留了我全部的心血。为此,我当然感谢你。但难道不是你应该做的吗?为什么你今天如此对待尹丽川呢?因为她忙?太可笑了,自从她把诗歌稿件发你之后,你就再没有和她联系过,你的尊重落在何处?而结果如此不堪,你的尊重落在何处?
不必拿我们曾经的交情说事。交情是私,此事是公!尹丽川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劝她接受你的邀请当这个鸟主编;先锋和当年民间立场的信念是我对中国诗歌的公心之本!于公于私,你的所作所为,皆令我如梗在喉!
再说一句,你们广东人利用尹丽川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那个鸟南方传媒大奖,别拿尹丽川的散淡和忙于电影为你们利用她的借口。那个鸟南方文学奖的诗奖最后给的谁?他有尹丽川一半好吗?明明早就知道这个奖不会给她这个先锋者,何必要拉上她的名字作为候选人,为了名单好看吧。那事你也是受害者吧?你应该很清楚这种利用他人的丑陋性!但别人,你们共同的朋友做了初一,你就做了十五!真是拿人的善良和无争当成好欺负了!
最后撂句狠的,所有作家协会的,在体制里捞好处的,人民大会堂等着你们呢!到底是选择诗歌还是人民大会堂,这是个问题,很致命的问题,有此无彼的问题,我已亲眼目睹某个民间大师终于成了一坨屎了,一坨反先锋的大屎,一坨用文化美化自己,给自己纹身的大屎!他不终于走进人民大会堂了吗?那么好,就让他去当人民诗人,人民代表诗人吧,但从此,别再假装先锋和民间立场!


本贴由沈浩波于2007年6月05日16:14:47在〖诗江湖〗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坦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