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花生树 |
这是一篇博客的回复(http://blog.sina.com.cn/u/48c3e1a10100054y)
(冉甲男)
我的诗歌的确让人看不懂,这是我多年对海子等人诗歌崇拜和模仿的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也是我在诗歌上的困惑,我所讨论的正是我遇到的困难,理想的创作和现实的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只能说于坚、沈浩波的作品是我喜欢的,也是我认为诗歌应该成为的样子,但是我做不到,有些人是天才,几乎可以说是为诗歌而生,但是我不是,我觉得沈浩波是。
关于经验和真理的问题我没说清楚,或者我还没有想清楚。总之,我很感谢寒七一直以来所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知道我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想当然的因素,问题往往是在讨论中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有没有定论到是其次,能够看到问题本身,就足够幸运了。
关于经验和真理的问题我没说清楚,或者我还没有想清楚。总之,我很感谢寒七一直以来所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知道我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想当然的因素,问题往往是在讨论中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有没有定论到是其次,能够看到问题本身,就足够幸运了。
沈浩波注:这个东东是找来有些好玩.我在新浪博客搜索"沈浩波"的名字,结果什么也没有,以前是有的.我以为出故障了.又搜索"浩波",哗,出来很多.这才迎面看到冉甲男的这篇回复里的文字.呵呵,莫非新浪把"沈浩波"三个字的搜索功能屏蔽了?有这么敏感吗?再这样下去我真的不想在此博棵了.
这几天贴夸我的有点多,放心,骂的多得很,我会转来保留的.
前一篇:大学毕业前的诗歌
后一篇:诗歌的“中国性”与“在中国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