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ctv.com/tvguide/onlinestory/dsmh/20050307/20050307102320_3_003.jpg
娶个老婆是同行
2006-03-08 01:12:08
忙两会的报道,忘了3月6日是结婚两周年了,没什么送给天亮,就把去年2005年的文章转贴吧.顺便谢谢央视网站的编辑艾中,谢谢她的编辑整理,完整地表达了我的想法.当时艾中也是向我约一篇三八节的稿,今天正好又是三八,相信白天会有很多的新闻是关注女性代表和委员如何过节的.那正好,一起庆祝吧,带着两会的春风.
娶个老婆是同行
发布时间:2005年03月07日 19:27 作者:鲁健
娶老婆之前,没仔细想过娶不娶同行这个问题,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我觉得是缘份,找媳妇你很难事先去设定一个标准。
说起来,见她第一面还是在电视节目上。当时《东方时空》大改版,她开始播早新闻,做那个资讯节目的主持人。我当时在台里实习,她也是实习。有人说她也是广院的,我说哎,都是广院的我怎么没见过啊,这个女孩真是挺好的,挺清秀可爱,状态也很积极,侃侃而谈,也不紧张,一点都不怯场。《东方时空》毕竟是名牌栏目啊,都是一些大腕主持人,她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主持得挺放松,挺不错的。于是开始留意她。
夏天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分进了电视台,进台后先学习了两周,天天在一块上课,于是就认识了。但认识了也没敢多交流,就只是认识了。后来下基层锻炼,我们二十几位新来的毕业生又一起去内蒙赤峰电视台呆了半年。我当时是队长,可能是因为我是研究生,年纪又比较大点,让我带队。其实这半年里,我虽然已经有了贼心,但还没那个贼胆。因为当时那么多同学在一起,我毕竟不能给人感觉是利用职务之便吧。
回来就经常联系了,借着在赤峰结下的深厚的战斗友谊,时不时地老去找她。可我对人家有情,人家对我无意。一开始,天亮就明白地告诉我,她坚决不找同行,觉得同行在一起麻烦,距离太近,没有神秘感。
记得当时,听她这么一说,我暗暗生气,扭头就走了。回到家,越想越觉得心不甘啊,心想这哪能行啊?于是拿起电话,开始给她长篇大论地灌输大道理。我觉得同行没什么不好,有共同语言,事业上还能相辅相成。为了说服她,我举了一大堆的例子,像什么钱钟书和杨绛,两个大文学家,萧乾和文洁若,一对翻译家,人家不都挺好的嘛。远的不说,台里主持人找主持人的,像谁谁谁和谁谁谁,人家不也过得挺好的吗?
在我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下,时间一长,天亮终于慢慢开始松口。两人开始正式交往。后来天亮告诉我,其实早在学校里,她就见过我,但对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说我这人给人感觉是在装酷。
真正让天亮投降的,却是一碗面汤。
说起来,我这个人其实很粗心的。有一天,我请她吃饭,带她到一家老北京炸酱面馆,点了一桌子的菜,全是肉,还有羊羯子什么的。我是内蒙人,尤其爱吃肉。她那天身体不适,吃得特别少,可我竟然没发现,上了菜,自顾自呼呼地把一大桌子的菜全吃了。最后端上来一碗面汤时,我对她说,你喝点面汤吧,热乎点。没想到就这么一碗面汤,就把她给俘虏了。一碗面汤竟然让她觉得这小伙子还行,挺实在的,不玩什么花样,两人在一起,踏实。呵呵,我比她整整大了七岁,当然处事方面会更稳重些。
这样从赤峰回来不到半年,我就成功把老婆追到手了。“三八”节快到了,网站早就约我写篇关于另一半的稿,可我一直腾不出时间,这些天两会开始了又得跑两会,一拖再拖,拖到今天实在是拖不过去了,晚上做完专访,十点多了,才开始跟人联系。突然意识到,今天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正好是我俩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
去年的今天,正好也赶上两会报道,我们办婚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