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榴花开处照宫闱(元春判词解密)

(2014-09-10 22:05:56)
标签:

文化

人文/历史

榴花开处照宫闱

 

元春的判词一直被认为是解读《红楼梦》的关键,但她的判词却又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榴花开处照宫闱”一句,竟被当作是一闲句。如果将红楼梦当作明末历史来解读,找准思路,却又不难解读了。

其实,元春影射的是整个的明朝政权,探春、迎春、惜春影射破碎的明朝政权,即南明个小朝廷,或者说影射其年,并以她们的婚姻暗示政权的最后结局。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在南方先后建立五个小政权,史称南明先后是弘光、鲁监国、隆武、绍武、永历。其中绍武政权在广东仅存在40余天,可以不计,而鲁监国朱以海没有称帝,且可以与隆武政权合而为一,因此只有三个

1644初四清兵进入北京,同一日南京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监国,过几天称帝,改元弘光,定都南京。这是个难以理喻的小政权当时李自成被满清逐出北京,满世界追着跑,弘光君臣以为清人代他们报了“君父大仇”,因此朝野欢腾。接下来弘光帝忙着扩建殿宇、广选秀女,藏在深宫中声色犬马混日子。权臣们忙着清理旧仇宿怨、卖官鬻爵连偏安一隅的打算好像都没有,整天忙着捞钱和打击异已,不要说恢复中原,就连保住小朝廷的攻守防略都很少讨论。更可笑的是,驻扎长江上流的楚帅左良玉因李自成部进逼遂以清君侧名义顺流而下,同时江北清军大兵压境,而与左良玉不睦的首辅马士英扬言宁愿死在清人手里也不愿死在左良玉手里将重兵用于防备左良玉,致使江北空虚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南京不久也沦陷这个小政权仅一年就灭亡了。弘光帝在清军渡淮时既与几个亲信悄悄溜出南京逃到芜湖。在芜湖弘光帝被叛将田雄出卖,落入清兵手中,翌年在北京被杀害(有种说法他被清人用弓弦绞杀)

元春虽影射整个明朝,但判词只简单说明南明的历史。画是一张弓,挂着一个香橼。弓南明最后一个君主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杀于昆明这是被认可的一种说法而弘光帝是不是被弓弦绞杀一直存疑照这幅画来看,应是真的。橼缘木缘木求不到鱼暗示弘光帝被出卖的地点——芜湖无湖也有求不到鱼之意。再者橼与圆同音,弓上挂一个圆,看起来是个“弘光”的弘了。

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来辩是非:南明政权从弘光帝即位的1644年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1662年被吴三桂杀死,将近二十年。而《红楼梦》揭露明朝的许多腐败行为,对南明的覆灭既悲哀又无奈,所以有“辩是非”之说。另,当时要不要立福王为帝,颇多争议,立福王对还是不对,也有许多说法。这些争议直到南明灭亡也没有停止过。

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夏季开花,暗喻弘光五月份当上皇帝,“榴”与“留”同音,暗示弘光帝在留都南京建立政权。明成祖迁都北京,仍然保留南京的政府机构,将南京称作留都。这句话真正含义,应该是这样,并非闲笔。

三春争及初春景:意为如果探春、迎春与惜春所影射的三个小政权也跟元春影射完整明朝政权一样失败了,那时候明朝就真正灭亡了。

虎兕相逢大梦归:南明最后皇帝永历帝死在1662年的4月25日,正好是虎年,兕,传说中一种独角兽,音与“四”同,暗示永历帝死于虎年四月。他一死南明灭亡,复明的梦想结束了,即“大梦归”

元春嫁给皇帝,书的前半部分还风光得很,建大观园省亲,那是很大的排场。可到了72回,宫中太监可以公然到贾府索贿,而且索贿者并不出面,只叫一个小太监跑跑腿而已,暗示元春日子无多了,也就是明朝将要破碎的前奏。

《红楼梦》在《石狮日报》已陆续见报,(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此篇尚未发表,先发在博客,作个声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