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苹果iPhone需越三道坎 模仿秀或可收渔人之利

(2006-11-23 08:17:06)
分类: 磐石之心看通信
苹果iPhone需越三道坎 模仿秀或可收渔人之利
出处:PConline[ 2006-11-23 10:15:48 ] 作者:磐石之心 责任编辑:zhengzhihui
http://image.pconline.com.cn/BJ20061109/jijia/460x60_new.sywz.banner.gif模仿秀或可收渔人之利" TITLE="苹果iPhone需越三道坎 模仿秀或可收渔人之利" />
·健康+动力 联想笔记本冬季大促销

  据台湾《工商时报》称,一直以来为苹果代工生产的厂商富士康(注册名为鸿海精密)已经接下了苹果手机1200万部的订单。与此同时报纸还透露出,第一款苹果手机将于2007年的春季面世。这一消息让全球ipod迷们为之疯狂的同时,也让苹果公司股价上涨了15%,业界一片看好之声。

  对此,笔者认为等着苹果手机是难以跨越三道坎;此外,iphone的模仿者们或许能够坐享渔翁之利。

  第一道坎:与ipod的竞争关系

  苹果将要发布的iphone是在ipod音乐功能基础之上,加入了照相、通信、游戏、push-mail等目前手机所拥有的功能。然而iphone的发布必将影响ipod的销售,因为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竞争关系。

  众所周知,自2001年10月23日,苹果推出第一款ipod至今,已经推出了五代产品,ipod依据其“ipod+itunes”的音乐下载模式在全球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其在播放器和数字音乐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都达到了70%以上。

  然而,具有ipod音乐功能的iphone手机上市,必将改变这种局面。原因是iphone与ipod已经成为两种相互替代性较强产品,假如价格合适, iphone对ipod有着绝对的优势。试想,在固定的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之下,iphone销量的增加必然带来ipod销量的减少,因为没有人会同时购买两种功能相同的产品,ipod的市场份额必然会分给iphone一部分。

  在iphone上市初期,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限制,必将经过推广、增长、成熟等四个阶段,因此无法形成巨大的规模,所以其生产成本也很难降低到ipod的水平。由于iphone侵占了ipod的市场份额,然而又无法达到iphone的利润率,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整体利润下滑。所以笔者认为,如何处理与ipod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阻碍iphone成功的第一道坎。

  第二道坎:诺基亚等巨头为防御采取的价格战

  苹果iphone手机作为手机市场的新进入者,虽然拥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资本实力以及技术实力,但是要面对的却是一个成熟的手机市场,这个市场最大的威胁要数价格战。

  自2005年开始,全球手机产业逐渐趋向成熟,市场份额也不断地向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少数企业手中集中。其他手机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展开了价格战,而诺基亚、摩托罗拉也纷纷拉低售价应对市场的价格战。手机平均售价也由2005年的147美元降低到129美元甚至更低。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诺基亚总利润从第二季度的29.6%下降为27.4%,摩托罗拉净利润8.19亿美元,同比增长0.9%,增长幅度较小。

  由此看出,价格战确实是一把“双刃剑”,能够让企业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让企业丧失了一部分利润,当然价格战的后果肯定是对行业内的企业都有损伤。在价格战频繁发生的形势之下,苹果iphone高调进入手机市场,这无疑将带来更大规模的价格战。

  手机巨头诺基亚最近发布了多款音乐手机,比如,N91、5200、5300等,这是其确定音乐手机战略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前些日子,诺基亚花6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数字音乐发行商Loudeye,这也更加表现出其对音乐手机市场的巨大兴趣;而索爱更是以walkman音乐手机一举获得2006年最大的赢家。苹果iphone将给诺基亚、索爱等确立了音乐手机战略的手机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市场的竞争法则决定了市场中老企业必然会采取措施提高进入壁垒,打击新进入企业。而纵观行业状况,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索尼爱立信最可能采取的就是价格战,因为当前手机市场的技术壁垒、设计壁垒都不是苹果手机的短板,唯有价格。诺基亚等手机巨头们已经能够依靠强大的市场份额和出货量带来的规模效应,将手机的价格降到更低水平,这必然会对苹果iphone形成进入壁垒。

  第三道坎:增速最快的中国和印度是否适宜iphone生存

  据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和印度仍然是全球手机用户增长的两大引擎,手机巨头们都已经把中国和印度作为主要战场,此外印度的增长势头已经逐渐超过了中国。只有把握住用户和渠道,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Iphone是否能够适应中国和印度的市场环境呢?

  据了解,虽然ipod占据了全球音乐播放器市场75%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中国的销量却非常少,仅占全球营业额的1%还要少。造成这种结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中国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和版权意识是最大的两个方面。

  2001年,苹果ipod上市的价格是399美元,现在的512MB和1GB两种型号在中国的售价分别为990元人民币和1,490元人民币(20G、40G的价格更高)。这个价格用来买一部MP3播放器,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都是高消费,因为中国城镇消费者的平均收入较低(北京市的最高工资大约为1870元),而中国有70%以上的人低于这一收入水平。经济学认为,只有当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高于奢侈品价格时,才有可能够买。所以,中国消费者很难为一部MP3付出过高的价格。此外,苹果ipod总是摆放在高档的专卖店中,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高贵,这也影响了其销售量。

  现在的iphone是ipod的基础上进行的功能增加,价格肯定要高于ipod的售价,这决定了其消费人群的局限性。此外,iphone采用何种销售渠道销售,是仍然高居专卖店,还是放到手机连锁店,还是通过运营商定制,这都会对其销售带来巨大影响。高居专卖店将无法达到普及的效果,如果采取连锁销售必须降低售价并且重新建立销售渠道,而采用运营商定制则要了解运营商需求,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短期内很难实现。所以苹果手机的销售渠道是个难题。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消费者比较差的版权意识,很少有人愿意为itunes网上音乐商店付费0.99美元。而苹果iphone肯定也是采取itunes与手机捆绑的形势销售,这同样难以应对中国消费者喜欢“免费”的特点。没有itunes音乐商店的收入,这也降低了苹果iphone的整体利润。

  印度市场同样存在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苹果iphone在印度仍然困难重重。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手机市场的两大引擎,如果无法抓住那么就等于丢掉了大部分的消费者,这无疑是给苹果iphone最大的挑战。

  ipod的“模仿秀”或坐享“渔翁之利”

  苹果iphone虽然还没有上市,但是市面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多个iphone的模仿者,他们简直是最“聪明”的模仿者,因为利用苹果iphone手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精致诱人的外观设计给自己的产品作了免费的推广。



  市面上,我们看到善于模仿的CECT已经将iPod随身听造形的Cosun 8288、CECT IP100与IP1000已经成功上市。还有款很有iPod概念的音乐手机PG3600V是韩国泛泰公司的最新作品。众手机企业纷纷根据ipod的外观进行模仿,而且售价比外资品牌的音乐手机的价格还要低。强大的外观吸引力和苹果ipod、iphone的巨大影响力,再加上超低的价格和遍布全国的渠道,真难以想象真正的iphone如何与这些模仿秀们一决高下。或许模仿秀们能够依托苹果iphone上市的巨大旋风,坐享渔翁之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