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方高科将旗下6个商标以17.8万元的“白菜价”售出,其中soutec和南方高科是曾经辉煌一时的两个手机品牌,而摩比亚和莫彼亚是从未启用的两个手机品牌。对此,笔者在惊讶之余,更关心的是这四张手机牌照的“新主人”,以及对中国手机牌照“诞生”与“死亡”的深思。
南方高科捆绑销售6个商标,让人听起来觉得可笑又可悲。可笑之处在于如同卖白菜一样的捆绑销售买一赠一,可悲的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南方高科竟然落的只值17.8万。
众所周知,商标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护身符”,也是创造现在和未来利润的根本途径。由于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候,会以商标的不同在同质的产品中选择,因此,商标也是企业区隔于竞争对手的符号。而且当企业面临并购的时候,所涉及的资产评估,不只是有形的物质资产,也包括无形的商标资产。由此,看出商标的重要性和高价值。
而南方高科作为一个手机商标,比普通的上标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因为南方高科手中还有GSM和CDMA两张手机牌照。1999年1月,国家计委和信产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这也就是所谓的
“5号文件”。这让牌照成为手机生产企业的“准生证”;
2005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正式公布一份名为《关于印发〈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投资项目核准的若干规定〉》的文件,这也意味“5号文件”将被一种新型的、名为手机牌照“核准制”的制度所代替。虽然改为核准制,但是手机生产企业对手机牌照的“热衷”,仍然有增无减,核准制出台后相继又有34张手机牌照,而且还有诸多的企业还在为获得牌照奔波努力着,也有众多的无名企业为无法获得牌照而只能做着“地下买卖”。由此,我们看到了南方高科这个商标的份量,虽然购买了南方高科商标,不意味着手机牌照也被拍卖,但是商标加牌照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卖手机了,南方高科的手机还可以继续推向市场,甚至将来还会推出摩比亚和莫彼亚手机。
贱卖原因:“关系户”买走了商标?
就是这张让众多企业蒙昧以求得“腰牌”,却只卖了个“茶水钱”。对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南方高科”这么便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对此,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的原因,首先,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好进入难存活;其次,或许购买者和南方高科有某种利益关系。
据赛诺报告显示,截止到今年5月底,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已经跌破30%,到达29.4%,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三家外资品牌占据中国65%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自2006年开始,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海外品牌纷纷发起了低价策略,纷纷拉底产品价格,让国产手机利润大幅削减;同时,诺基亚、索爱等纷纷高举专利大棒,对国内品牌发起专利攻击,并有可能采取全面收取专利费措施。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市场状况,新申请牌照的国内品牌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市场活动,纷纷采取低调策略,不着急盲目投入。因为TCL、康佳等手机企业的生存曲线,也给新进入者敲响了警钟。国内手机市场的严峻状况,让本想买“南方高科”的人也犹豫不决,导致了只能贱卖。
除了这个原因外,笔者还从一则新闻中得到启示:南方高科可能被与其有利益关系的人收购,这是第二个贱卖的可能性。在北京市工商局最近公布的通信市场监测结果中,23种产品因不合格被曝光,其中,南京熊猫、深圳中天、深圳桑菲、南方高科、宁波奥克斯、杭州斯达康以及北京松下普天共7家手机厂商的名字登上了黑名单,而南京熊猫、南方高科已经因资金连断裂而退出市场。从这则消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南方高科虽然已经名义上退出市场,但是还做着地下买卖,靠的就是租赁牌照。据消息称,南方高科被深圳企业买走,而南方高科的高管也在深圳操作手机,所以不难推测,可能租借南方高科牌照的人或许就是这次购买商标的人,而且一直在利用南方高科销售手机。
假如南方高科落入黑手机之手
日前,TCL通讯高层表示黑手机问题近来继续持续恶化,估计目前黑手机已攻占内地手机市场30%-40%的份额。2005年下半年,信产部联合国家工商总局、海关、国税局、国家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打击“黑手机”的专项整治行动初见成效后,一些做三码机、五码机生意的国包商由原来选择一些公开的信息平台、网站等转向地下经营。同时,为了躲避整治,借牌也是一个办法,最近,工商部门查处的23种不合格产品中的南京熊猫和南方高科就是属于黑手机借牌销售的例子。
试想,南方高科被一家黑手机买去,然后将生产的黑手机贴上“南方高科”的牌子销售。黑手机名正言顺的上市了,这一方面,将纵容黑手机的发展;另一方面,或许成为黑手机效仿的“榜样”。
黑手机在元器件、软件等方面均存在巨大的质量隐患,售后服务方面更是令消费者没有保障,投诉无门,对消费者利益的侵害是可想而知的。而依靠买到的商标,黑手机就明正言顺的成了国家工商局认可的产品,这必将纵容黑手机的发展。
如果购买南方高科商标后,名正言顺的销售黑手机,这必将引起黑手机的效仿。相信过不多久,已经退出市场的中科健、易美、迪彼特等,会重现市场。还有许多已经申请牌照,但没有大肆宣传的也会被黑手机利用,将地下交易转到地上,到时候满街都是黑手机,国家对黑手机的整治工作就功亏一溃了,而中国也将彻底沦为世界手机的加工厂。
手机牌照的“诞生”和“死亡”都要监管
自从核准制实施18个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共分9批核准许可了34家企业生产手机,这让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只申请牌照而不生产手机的企业,这批企业依靠牌照租赁生存,当然还有靠“借鸡生蛋”的黑手机也获得巨大的利润。而一部分退出市场的手机企业的牌照却不收回(南京熊猫、南方高科等虽退出市场,但仍拥有牌照)导致了“牌照”的再次利用。对此,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牌照的“诞生”和“死亡”的监管力度,严格对发牌企业的审核,以及完善牌照的收回制度。
加大牌照发放企业的审核力度势在必行。先来看看刚刚拿到牌照的企业宇阳、屹东、华禹、振华、达业等,默默无闻,市场上是毫无动静,不知道手机牌照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用。对于这种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没有完善的生产线,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只有牌照。但是市场上却已经可以看到他们的产品,不知道这些产品是从何而来?租赁牌照给黑手机或许是其赚钱之道,这必将纵容黑手机的猖獗,因此,加大对申请牌照企业的审核力度势在必行。
完善牌照回收制度,也是杜绝牌照被黑手机利用的好办法。据悉,南方高科、南京熊猫等已经退出市场的手机企业,仍然牌照在手。而且在市面上,也可以看到他们的产品,这说明已经有企业对牌照做了“回收利用”,而且这些产品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让消费者苦不堪言。黑手机利用退市企业的牌照,贴牌上市赚取利润,成为“曲线”上市的办法,避开了国家对黑手机的整治。
据相关预测,3年至5年通过市场洗牌,剩下的企业应该是20家左右。那么在这场大浪淘沙中“死亡”的手机企业,他们手中的牌照如何处理,难道要被被黑手机整合去?因此,对已经退市的企业,应该采取牌照的回收制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