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末路
(2010-06-26 01:41:02)
标签:
散文文学原创感悟随笔文化 |
分类: 我的散文 |
曾经有个知名的学者在国内某一流大学有过一次演讲,他说道,在德国,如果你说你是一个诗人,你想办个诗歌展,大家会很尊重你,崇拜你。但是在中国,如果你说你是一个诗人,你想办个诗歌展,大家会觉得你是个精神病患者。中国现在就是个诗歌萎靡的时代。
出国前,我在国内结识过一个来自奥地利的作家,他说他想写一本关于中国民间画家和诗人的书。因为他在中国很多年,经常和艺术家村里那些“脱胎换骨”前的文艺青年们混在一起。他看到他们对艺术的执着,想揭秘他们在世人面前除了狂放不羁,不修边幅的印象之外的另一面。
少女时代的我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结识过一个喜欢写诗的河南男生。他大学读到二年级就辍学了,因为他太醉心于诗歌了,一心要成为职业诗人,不想浪费时间在他觉得没有意义的课程上了,所以出来四处流浪,从社会中索取灵感。
我曾拜访过他居住的地方。是一家地下室小旅馆,条件比我在马来西亚住的牢房,稍强一点,有限。这个6个人一间的小房间里,我看到了他们拮据的生活状态,这6个人中,有画画的人,有写诗的人。看到他们每个人都在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我很感动,也很感慨。于是我为他们写下了《诞生》这首诗歌。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是什么人的摇篮?
蚊子高兴地唱着小夜曲,
蟑螂、臭虫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乐园。
我努力寻找的,
是从这里蒸发掉的阳光。
还有那同时被蒸发掉的
早已被全世界冷落的梦想。
墙壁上,
画着一只瘦得皮包骨头的手。
不知道该用什么
来填充它那被压榨走了的血肉。
令人费解的,
不仅仅是屋里所有人的眼眸。
更麻烦的是,
阳光明媚的地方有更多的叉道口。
几平米的旅店房间,
六个探险者的栖息地。
书,
是他们唯一的常备行李。
一个爱写诗的人,
在这里燃烧他成功前的所有日子。
落魄,
原来是这样一个定义。
我问他:
清高是否可以对抗现实的残忍?
他只是说要继续流浪,
以特有的方式坚持斗争。
想要丰收,
怎么可能没有开垦?
也许当他挣扎着最后一次呼吸时,
人们才会看到又一个诗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