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上的收获
说起家中的小子,真的是有些意思。有好些事情,在他身上的都有着不同的一面。比如学习,一次简单的单元测试,全班70多个同学成绩都不错,只有几名落后,里面就有他一个;相对拔高的竞赛上,他也总能取得些成绩,老师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了。
在家中,他也常是天使与恶魔,时刻转换着,频率之快,让人措手不及。一会儿是体贴爸爸的好孩子,一会儿是让妈妈头疼的调皮小子,嗨,这就是叛逆期的孩子?
在体育上他也是如此“混乱”,一会儿乒乓球、羽毛球打得没有对手,一会儿因为没有按时跑完规定路程而受到惩罚,总之,最近一段时间,在体育课上,这小子真是“出尽风头”,要知道这些在学校的“秘密”,都是经过妈妈与他“斗智斗勇”得来的“情报”,真实性不容置疑。
一周两次的体育课,对他来说真的就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对于玩性很大的儿子来说,体育课是很有意思的。可自从上了六年级,情况有些变化了。不再是一味地玩耍了,而是需要进行多项测试,为小升初做准备啊。
吃晚饭的时候,儿子不时露出几颗前门牙,忍不住偷笑。我知道他有话要说,就是忍着不问。呵呵,这小子到底还是沉不住气,主动开讲了:“妈妈,你知道今天测试什么项目吗?是仰卧起坐。及格是25个,我一分钟做了32个,全班第二。”
“太漂亮了,儿子!”
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小徐做了17个就累得不得了了;小王同学做了21个就停了,坐在哪里休息;小李同学更是只做了7个,急的直哭……”
“那谁是第一?”
“小林同学啊。妈妈你不知道,他做的又快又标准呢,老师一个劲夸他。”
“那你呢,也不错啊。”
“我不行,”儿子有些不好意思,“不是的,我是做的比较快,一点不标准的”
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妈妈欣慰地摸摸他的头,“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及时改正啊“。儿子懂事地点点头。
又一次吃饭的时候,妈妈问最近又测验什么了,谁知这小子并不正面回答,而是避重就轻,很巧妙地转移话题,同姥爷聊得起劲。Ok,就此打住。小样,还怕你不打自招?
洗漱上床后,我故意坐在他的小床上,儿子很合作地向里面移移,拍拍枕头示意我躺下。我们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我故意将话题引到体育课上。这小子竟毫无防备,轻易交出了底牌:“……今天跑400米,挺累的,等我到了终点,回头一看后面只有三个人了。”
“啊?这说明你是倒数第四啊。”
“嗯,是的。妈妈你说他们怎么跑的这么快呢?”
“那个小胖子小张同学在你后面吧?”我忍着笑
“错。妈妈你别看他胖,跑的还挺快呢。”
看着儿子有些迷惑的样子,我拉过他肉肉的小手,轻轻抚摸着:“你也不用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一个人要想在各个方面都取得骄人的成绩,是与付出的辛苦相对应的。你这项成绩不好,那项成绩却很好,不就是你锻炼与不锻炼的结果吗?不要讥笑别人的弱点,在别人眼中你的弱点也同样是别人的笑谈……”
体育课上的小小挫折带给儿子的失落,远远大于他取得好成绩带来的欢乐,这就是成长中的烦恼。好在,他并没有气馁,会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从中看到别人的长处,努力追赶。说真的,平时对他的说教已经很多,这个时候我不会给他太多压力,我会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我相信这个孩子的内心正在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