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外语,环境很重要

标签:
角度折扣不好事实我是育儿 |
分类: 成长故事 |
先说说棠妈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妞。语速不快,语音标准,加上在部队的几年与战友的“友情切磋”,基本上就是北京味加东北腔的普通话,为此自我感觉良好。当东北妞遇见河南男后,更加显示出本人的发音正确,音调纯正,对此河南男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说起两个天南地北的人,可以相遇相知,到相濡以沫,这中间是平坦加点点曲折,但这口音却不成为什么问题。我是标准音的化身,他一定听得明白听得真,他那一口河南普通话在我耳中也如同天籁,每每听见他努力地更改自己绕嘴的河南腔时,都有一种感动在心中。
当河南男终于将“二”叫做“二”,而不是“爱”时,我嫁给了他。当儿子的降临,我荣升为棠妈,他变为棠爸,我们共同的“敌人”出现了:这就是他顽固的河南腔。我们和周围的人都是成年人,语音语调早已形成,听惯了家乡的口音,偶尔来点异乡音,可以看做是一种调剂,就像吃惯了米饭,间或来顿面条,也是很美味的。
但现在有了孩子的加盟,这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对一切都是新鲜的,对于声音的敏感更是不可小觑。为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棠爸约定好了,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说河南话。棠爸努力着,但时不时地也会在高兴的时候,轻易溜出句老家话,对此,棠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本性外露,无所谓吧。
可就是这无所谓,让我们措手不及。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口中总是不断涌出没有教过他的河南味的普通话,每每在幼儿园成为“焦点”。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重复出现,棠爸棠妈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及时纠正错误发音,以免形成习惯。
这里没有丝毫歧视河南话的意思,但毕竟咱们是生活在东北这片广大的天地,一点点的另类会让孩子有些许自卑的,这样不好。棠爸对此给予充分理解。孩子倒是无所谓什么,口音一直是普通话为主。
孩子一点点大了,矛盾又重新显现,儿子开始接触英语了,这可难倒了棠妈、乐坏了棠爸。棠妈学的是小语种俄语,棠爸的专业和英语相关,这下辅导儿子英语的任务,责无旁贷落在棠爸身上。棠爸倒也得心应手,但口语与单词读音却大大打了折扣。这时候棠爸的河南普通话转变为河南英语,传到儿子耳朵里,会是什么样呢?可想而知。
这不是谁的过错,但毕竟是个问题。在事实面前,再一次说明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对学习外语来说,更是重之之重。
既然认识到这一点了,那么就要做好补救。儿子上的英语班是市里数一数二的专业机构,费用自是不低,但环境真的是不错。随班教学的老师是英语过八级的精英;那外教也是实力雄厚啊;在说说学校的环境,那就一个好啊,小班教学,老师热心,孩子开心,不采取强硬的方式,而是循循善诱,让孩子热爱英语喜欢英语。
现在儿子在学校的英语课上学习是认真的,因为他知道英语对学业的重要性;而在英语特长课上,他更注重的是与老师的对话。一个英语过八级的老师教儿子这个刚接触英语的小子,太小儿科了。课后,则是他们父子俩关于单词读音的“较量”,换种角度看这件事,也是有益的,毕竟对孩子是种触动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