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六度
(2010-08-02 17:28:38)
标签:
文化 |
分类: 佛法经典 |
第一是布施(Dāna)
有三种:(一)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二)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三)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
第二是持戒(Śīla)
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指要遵守方法,遵守戒律.
第三是忍辱(Kṣanti)
第四是精进(Vīrya)
第五是禅定(Dhyāna)
第六是般若(Prajñā)
1、施度(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
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2、戒度(尸波罗蜜或尸罗波罗蜜):
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3、忍度(羼提波罗蜜):
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即能断除瞋恚烦恼。4、精进度(毗梨耶波罗蜜):
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5、禅度(禅度波罗蜜或禅那波罗蜜):
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6、慧度(般若波罗蜜):
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
佛家的六度是: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进到彼岸;禅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
六度——
六种人生修行的方法。
彼岸——
清净的世界,能永远保持心理平衡的境界。
布施到彼岸——
正确地对待事物而获得心理平衡,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正确对待金钱和财富,知道它们是身外之物;法布施,在理性上正确认识事物;无畏布施,在感性上勇于面对事物。
持戒到彼岸——
消除不当的欲望而获得心理平衡。主要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谎;不饮酒。
忍辱到彼岸——
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影响而始终能保持心理平衡。
精进到彼岸——
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不满足既有的心理平衡境界,最终获得高层次的心理平衡。
禅定到彼岸——
通过坐禅的方式消除杂念,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智慧到彼岸——
通过对自然的参悟而获得智慧的成就,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心理平衡。
前一篇:菩萨处世宝典四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