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所谓节奏,主要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同样,对联的音步也是多以二字为一音步。同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
因为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四,六等字数,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
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也有以一字或三字为一节奏的。因此,在有的情况下,就是‘1--3’交替或‘3--1’交替的模式。相应的,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2,4位置上,因此按照对联平仄规则,在1,3,5位置【尤其是第一字】往往不论平仄,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平仄安排,就比较宽松,一般只在句脚讲究平仄。比如;
得--大自在
转--妙法轮
伴--百年树
读--万卷书
在这种模式中,句脚的平仄肯定要讲究,但第一个字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3--1’模式相对不多见,如;
达于义--者
穷极道--时
西江月--下
南乡子--前
这种‘3--1’模式与【1--3】模式的平仄要求基本一样,即;句脚平仄肯定要讲究,但第三个字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四字句【四言联】的行文,还有‘1--2--1’的节奏模式。如;
金--不是--矿
果--并非--枝
鹿--归于--野
色--既是--空
与--朋友--共
近--圣人--居
这种‘1-2-1’模式与‘1--3’模式的平仄要求也差不多,即;句脚的平仄肯定要讲究,但前面则可论可不论,一般不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