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尔春风,岁月向荣——自然文学课笔记(二)
(2022-04-13 17:29:20)分类: 学生小说评论和作业 |
忽尔春风,岁月向荣
撰文
“春天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三三两两在堤岸看花的路人,也有独卧草庐下沐春风的闲客。百种场景,皆逃不出一份天真的勃勃生机。”4月12日,绿意成海、日光温暖,我们再次跟随疏老师,找寻校园里的春光。
这次我们从主教楼的南门出发。门口右边有一棵树,树干上有一块皮掉了,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像一个伤疤。疏老师说这是秋榆树,树干像豺皮一般。这种树秋天开花,比春天的榆树小而且不能吃是有毒的。冬天观看的话,灰白色的榆钱仍然在树上,不像春天的榆钱树,现在已经掉落了。
走向生化楼后面的那条马路,疏老师看了看脚下黑色的果核,介绍到这是“印度的肥皂”——无患子。无患子在佛经中有专门的佛经叫木患子经。小路边的豌豆是蝶形花科,花冠由一片圆形具爪纹的旗瓣(像一面红旗)、两片翼瓣(像翅膀)和由一个龙骨瓣(像镰刀,称为阔镰形)组成。老师指了指另一种植物,对我们说这是香菜,这其中的花是由一支又一支小的伞形花序组合而成的,是复伞房花序。地上很多像毛毛虫一样的花序在《诗经》中被称为“榖”,这是皮树,也是食物,在古代用它来造纸。老师还提到汉语的一个词语“楮墨”,也和它有关。接着,老师再次介绍了含笑这一植物。
走到鹅池边的柳树下,老师捏着柳树长长的果序告诉我们,现在这只是一个空壳,里面的柳絮已经飞完了。外招餐厅侧面的墙上开满了蔷薇花,地上散落着带冠毛的二球悬铃木的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