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官司草、蟋蟀草)

分类: 植物和动物 |
牛筋草(官司草、蟋蟀草)
牛筋草又名官司草,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好多地方孩子常常采它玩一种打官司的游戏,就是把两根草套在一起,两个人一人拉一头,来回拉动的同时,如果谁的草断了,谁就输了。
牛筋草还叫蟋蟀草,是因为它是斗蟋蟀的专用草,选中它也是因为其茎秆强韧。
成语“结草衔环”之草
出自春秋时期的“老人结草坑杜回”的故事。
魏犨(chóu,魏武子)跟随重耳出亡19年载誉而归,后来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为子孙创立魏国打下基础。他特别宠幸一妾,应许死后不要她殉葬。但临终弥留,却又反悔,叫那可怜的人儿陪他同去。幸好他的大儿子魏颗认为应该按父亲平常清醒时的话为准,于是自作主张把父亲的爱妾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国猛将杜回交战,不敌,落荒而逃。正走投无路之际,回头却见杜回不断栽筋斗,原来是一个老人在小路上栓牛筋草疙瘩。赶来的士兵们趁机抓住杜回,老人对魏颗说:“我就是你主持嫁出的那妇人的父亲。”从此“结草衔环”成了报恩的专用词,而除了牛筋草,其他草是不能担此重任的。
牛筋草身上有一道受迫害的胎记。
传说黄巢(也有人说是罗隐秀才或张献忠,反正是些惹不得的恶人)一次在野外大解,被牛筋草戳了屁股(这不是它的错),于是用指甲狠狠地掐它的叶片,以致从此之后它的每一皮叶子中间都横着一道永远不能痊愈平复的“指甲痕”痕迹,这受侮辱与受损害的指甲痕成了这个物种与生俱来的贱民标识。
牛筋草非常耐旱,颍果也富含淀粉,可以救荒,只是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