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疏故里记

(2016-05-16 10:00:46)
分类: 散文

二疏故里记

(清) 疏继广

余少时,读太傅请买田宅对,而知人贵自立,不在先业厚薄也。是时也,江南粤逆未靖,而齐、燕、赵间烽烟四起,余乃投笔从戎。十余年,以微劳列名上达,不觉慕太傅之为人,而因以继广名。

及归家,因他事查阅宗谱,乃始知余疏氏实太傅公裔也,甚以误犯祖讳自咎,而一时不得请更焉。同治甲戌,以知县入觐备员山左,到省后于役宁阳。令是邑者,余乡人也。席间有乡绅某谈及去城西南十二里有东疏村,盖太傅所居地也。余于次日,肃然同幕宾等访其处。及到邻村时已黄昏,访诸土人,奈言语不通,无由达其来意,爰觅得村中训蒙师,以笔代口而与之语。伊曰:“客何为者?”余以疏姓对,乃欢心鼓舞,引余至村。居是村者皆异姓,约数十家,为宁阳与汶上县往来孔道,道旁墙壁间嵌古碑一座,碑不甚大,文曰:“汉二疏故里”,云是碑相传明初为掘土者得之。又引余至村东庙内,指一碑令余省览,余观碑文,亦叙村之得名“东疏”之故。其时,居人相聚甚伙,知余为疏姓,因曰:“太傅公贤人也。闻有余钱日与乡人饮酒,不肯积留子孙,恐子孙以多钱而不勤力。”臆此俚语也,乡人不能道其文,仅能喻其意耳。又曰:“少傅公西疏村,仍去此十有二里余。”以时暮惟临风怅望而已。时惟八月上旬,斜月一钩,清风徐来,命车回城,一路遐思:夫贤人君子立身行事足为后人典型者,则宜庙食千秋,史称太傅公贤大夫,圣朝祀典自应早登之矣;而为子孙者,不能立祠奉祀、可谓不孝;岂代远年湮、子孙迁徙而废弛欤?因思东疏村系公故里,余决志除授后积奉千金建祠其间,招住汶上之束氏守之。盖“束”即“疏”也,详诸谱牒不赘。尤必薄置产业以为永远祭祀、修葺费;事成,据实入奏,并请更余名。迨光绪丁丑岁,始除授乐安令,戊寅三月到任,已卯六月以丁母艰卸篆,宦囊羞涩,两袖清风,每以未遂其志为恨!壬午,读礼家居,严君督修家乘,余次其事,俾知峄县前,犹有宁阳之故里焉。且以自勖,倘以异日得升斗禄,当勉力以成厥志云尔!

 

十八世孙 继广 谨识

 

①继广,疏继广,字席珍,号汉卿,长庚公子。公于道光己酉(1849年)十月十七日子时生于今枞阳县项铺镇边山村小许庄,少时在家攻读四书五经。同治初年从李公鸿章征战山东,旋司宁夏将军章奏。光绪改元,山东巡抚丁保桢委办河上,署朝城知县,特受青州乐安县知县,随带加二级,以直隶州知州同知在任侯升。在职期间,政声卓著,官声籍籍。在山东,曾拜疏广、疏受二祖墓。并访二疏故里。

光绪六年(1880年),因母丧告归故里,遂不出,事父以孝闻。在家其间,助父修祠、纂谱。并与光绪八年(1882年),进京拜见光绪弟师翁公同和,以谱序为请。公居家,朝廷先授奉政大夫,后封通大夫(二品)。卒年失考。著有《理讼集议》、《边家山方诗文钞》若干卷、《儒窗诗草》二卷。(疏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