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铁凝《火锅子》有感

(2015-06-16 20:19:53)
标签:

情感

分类: 学生小说评论和作业

读铁凝《火锅子》有感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14级  蒋飞

 

 

他和她就是通过吃火锅子才认识的。那时候不像现在,不必忌讳那么多可能发生的疾病。有种火锅子叫“共和火锅”,大火锅盆里分出许多的小格子,大家可以在一起吃火锅,各自吃各自的,谁也不影响谁,经济而实惠。那一次,他就坐在她的边上。自己的锅里的肉吃完了,他将自己的筷子伸进她的那个格子里,夹了一块肉,她以为他是不小心的,看起来也不像是故意的,就没好意思提醒,可是他一连吃了好几筷子,她的一位男同事就看不公了,用筷子敲着火锅对他说,哎哎,同志,这火锅是共和的,这肉可是人家自己的!同桌的人笑起来,他方才醒悟。 她反倒因此对他有了好感,就像他对她同样有好感。后来他告诉她,那天他在她旁边一坐,心就慌了。她追问他,是不是用吃她盘子里的肉来引起她的注意?他老实地回答说没想那么多,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们开始约会,她知道他是铁路工程师,怪不得有点呆。他知道她在一个博物馆当讲解员,怪不得那么伶牙俐齿。后来他们就成了一家人。在她的嫁妆里,除了一对银碗,两双银筷子,还有一只紫铜火锅。 

紫铜火锅是家传宝贝,想来煮火锅也应当是极好的。尤其是在这个下了一夜大雪的中午,也是很暖和的。家里雇来的佣人田嫂大清早就出去把食材买了回来。两位老人都患了白内障,本来,许久不用的紫铜火锅让田嫂洗也就好了,可是哪有会服老的人!她坚持自己把锅擦干净。买食材回来的田嫂看见那锅也是哭笑,告诉她洗得可干净了呢!又在厨房将基本等于没有洗的锅弄干净,端上食材就出去了。这是属于这对老人的二人时光。先前文革的时候,经济困难,他们仅仅买些虾皮回来下火锅,她也不知是眼光好还是技术好,总是将虾皮能又准又好地捞起来,放进他的碗里,他也想捞给她吃,或许手笨,又总是捞不起来。她看他吃,心里开心,他吃的开心,可又不踏实:全叫自己吃了可不好!

现在生活好了,倒是可以吃的好一点了。田嫂出去买了食材后匆匆退去,他倒是实在想表现一把,倒是将桌布当成了海带给下了锅,告诉她请她吃,她倒是也没说话,知道他眼睛早就不好使,也是尝了一口,感觉不对,瞅了老半天发现是块桌布。只好拿块白菜叶把它盖住,一边说好吃,想来也是好笑,另一面又觉得很是温暖。文章的结束与文章的开头正好相对应,镜头又转回屋外的那棵满是雪的树上,在一种极其温暖的背景下,结束了本篇文章。

这是一篇只有数千字的小文章。文章中刻画了一对老伴的温暖感情。一面对于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情的歌颂,另一面也是对现在这种孤寡老人的同情之心。文中虽没有直接体现出老人对自己子女的怀念,可是又有哪个父母不思念自己子女的?看到两个老人默默吃火锅又觉得确实让人心疼。似乎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一二十年后自己的父母一般。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很安静。从开始的树身上穿着雪是否温暖到最后的小石榴树可能穿着棉袄,都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老两口自己住着安静,也并没有以自己年老为借口而去打扰自己的子女。这恰是,就我自己来说,生活中所缺少的。在老家,就经常听说有那谁又把自己的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子女给赡养费。其实子女们也曾提出过与老人一起过,可老人不愿意,就只要钱,而儿女又并不富裕,于是总是吵,总是闹。而更多地,是年老的父母到子女家帮照看孙子女,而在乡下待惯的父母也似乎不能适应城里的生活方式。中国自古就有婆媳关系紧张一说,在现在这个社会似乎更能体现出来。一面需要年老的父母,一面又是百般地嫌弃。父母为子女操劳一生,不就图个安享晚年么?这么小的要求似乎也很难实现了。与子女同住,遭到嫌弃,分居两地一年似乎也就只能见上那么一两次面了。生活啊,总是这样。

那对年老的夫妇,安静的过着自己晚年的生活。很安静。可是又难免让人觉得很难过。从小说主角的角度来说,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晚年会是这样的生活。老两口都患有眼疾,去只能相互扶持。古有言:父母在,不远游。年老的父母行动不便,又怎能放心他们独居生活?虽然很多人会为自己的父母请保姆,但是,子女的角色是万万不能被替换的。更深层的感情方面是无法用金钱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取代的。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当父母年老时,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怀。

总是以为,父母总是在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而无所求,其实,他们需要的就只有一句问候一句关怀而已。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当我们在闲暇之余,能否回到家中跟父母唠唠嗑,给父母做点小菜?父母正在老去,与父母见面的次数真的是见一次就少一次了,好好珍惜吧,等到一切都逝去的时候,空叹息又有什么意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大的火炉面前,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这句出自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划了第一根火柴后眼前出现的幻觉——温暖的火炉。实际上,这样温馨的场面不只出现在童话故事里,在当下日趋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夫老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温馨场景也是可以见到的。铁凝《火锅子》短小精悍,小说中老年夫妇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令人羡慕。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