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生的那些事儿——王鸿达的《太阳岛》
(2013-05-07 19:15:12)分类: 评论 |
警校生的那些事儿——王鸿达的《太阳岛》
王鸿达是60后,但在文坛的名气并不大,这不是因为他的小说写得不好,而是中国每年出版的小说太多,不说中短篇,就是长篇也是几千部。不说普通读者,就是我这样研究当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的人,一年读过的长篇也不过几十部。幸好,《中国作家》是我阅读的重点期刊之一,因此,我才读到他的长篇小说《太阳岛》(《中国作家》2013年第3期)。
《太阳岛》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本世纪初,一群警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发生的事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因为作者当过警察,故写起来较逼真,小说取名太阳岛,那是因为这所警校就位于哈尔滨太阳岛上,还因为歌星郑绪岚唱过表达太阳岛美丽的一首动听的歌曲《太阳岛上》。无论是歌曲,还是“太阳岛”这个地名都是真实的,这种真实的介入,无疑增强了小说的现实因素。
小说写的这群年轻孩子的故事感人,引人思索。
王西林来自大山,在他四岁那年,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姐姐西芹经不住他的央求带他出去玩,在装石头的铁轱辘车驶来的那一刻,西芹把西林推出去,她失去了双腿。后来,他母亲自杀,在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中,他没有沉沦,加上得到城里姨妈的帮助,来到哈尔滨读中学,考上了警校。他和由珍珍的爱情是小说中持续不断的一条线。他们是通过互联网认识的,因为相同的身世,所以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很自然也就发展成恋人关系。由珍珍家是开面包店的,王西林认识她时,她准备考艺校。网上认识由珍珍时,他们已经在面包店认识了,但不管是王西林,还是由珍珍,都不知他们在虚拟世界也已认识。王西林在警察学校过得并不愉快,这里教规严格,又有一个比较变态的教官,老是跟学生过不去。在苦闷中,王西林找到一个出口,那就是写作。他写警校的事儿,写姐姐西芹的故事,这些都受到一个女编辑的青睐,把它们放在《冰城文学》上发表,王西林不仅得到了稿费,还收获了一份自信,加上由珍珍的通情达理,他终于完成了对姐姐的许诺,把她接来哈尔滨,看看他上学的太阳岛。
王西林善良朴素,是个有心人。臭虫李晨西的妹妹迫于生活和婚姻的压力,到城市打工,稀里糊涂地当了小姐,他在偕同其他民警突击检查时,查到了。如果这事臭虫知道了,他会精神崩溃的,因为他会认为是他不能给家里一分钱,还找家里要生活费,才连累妹妹的。因此,当王西林看到抓到这个女孩的情况非常符合臭虫平时对他妹妹和家里的介绍,就和老邱一合计,由他向负责此案的民警朱家福求情,朱家福看这孩子初犯,身世令人同情,便按有关规定从轻处理,放了臭虫的妹妹。王西林还要老邱不要把这事告诉臭虫,可以说他救了臭虫妹妹,也救了臭虫。
如果说写作给了他底气,在如何适应将来警察这一角色的问题上,他也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和老邱配合默契,化解了一场危机。我想,西林这个人物应该多少有点王鸿达的影子。
邱铁考入警校前是个孩子王,调皮捣蛋,在警校,功课也还算认真,课余时间抽烟,偷偷地离开学校,会女朋友,还在周跃文的引导下要了一回小姐。他有年轻人的狭隘,比如母亲下岗,他就私下砸了工厂领导家的门窗玻璃,但他也在乎自己的警校生的荣誉,母亲非法摆摊,卖盗版书,和城管人员打游击,他不赞成,要母亲摆个合法的烟摊。同学王西林发了文学作品,他由衷地喜欢。老邱在小说快结束时和王西林成了英雄,他们穿便衣来到哈尔滨市里,老邱是应朱家福之约,王西林赴由珍珍的约会,不料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了一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们劫持了司机,要每个乘客掏钱给他们,不然就拉响身上的炸药。经过了警校学习的老邱心智成熟了不少,他和王西林用眼神交流,王西林下了一个歹徒的枪,而老邱抱住了身上有炸药的歹徒,滚下了公共汽车,一场重大的伤及平民的案件就这样化险为夷。我们有理由相信,老邱将来是个好警察。
苏彬彬在中学时就学业优秀,本想上一所好大学,因为除了那所他心仪的好大学,其他大学都没有填,他就这样被录取到警校。到了警校后,他还想毕业后考大学,为此,还托同学到他家拿来了中学数理化的课本,因为身体弱,不够灵活,他在警校没有少受罪。他怜悯弱小,爱护动物,警校一条退役的老狗得到他尽心尽力的照顾,为了抢救这条狗,他在实弹练习的枪口下把他撵出,为此一条胳膊受伤。就是这样一个文弱青年在这所令人感到压抑的警校居然也成长起来,与其说这来自于老师的教诲,不如说是他们天然地有一种上进心,有一种匡扶正义的情怀。他们没有从人性卑劣的欧阳教官打击中变坏,只能从他们原本美好的性情中加以解释。苏彬彬因为一心要进高校,常常钻研书本,被同学称为“博士”。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并不优秀的警校生却做出了优秀警察才能完成的事业。杀害由珍珍母亲的逃窜犯在作案多年后回到了太阳岛,公安人员在发现这一情况后,会同警校生在太阳岛开始大搜捕,时常得到博士关爱的那条狗首先发现嫌犯,冲了上去,博士找狗而中弹牺牲。最终也是这条老狗吉米咬住了罪犯拿枪的手,随后而来的人才成功抓住了他。也是这条狗,在后来的避免公共汽车爆炸案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显然这份光荣中也有苏彬彬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为苏彬彬惋惜,他成绩那么好,却死于一个不再想杀人的罪人之手。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情何以堪!
周跃文是警校生王西林、邱铁、苏彬彬那个班的文体委员,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开宝马,养小蜜,贿赂官员争取项目。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父亲的生活方式,但耳濡目染,也早已不是单纯学生了。在中学的班级体育比赛中,就通过给裁判好处来达到胜利的目地。他鄙夷同学,想进校学生会,还有些玩世不恭,小说开头几个同学玩小姐,就是他的主意。当父亲的情人肖笛娜开宝马撞了人,还拒付医药费,致使农妇死亡。他也很愤慨,一再要他们去自首。肖笛娜引诱他,他也能克制住自己,这表明他还有青年学生的良心。只是当风险一过,父亲也从大牢出来,又恢复了民营企业家的荣耀。他又开始鄙视同学,耍起了有钱人的派头。未来的他,自然不能诠释“警察”二字的光荣。
臭虫李晨西出生在贫困家庭,他和王西林都来自农村,但他的成绩和人品都不及王西林。只是他告发同学,是出于胆小,不像周跃文一言一行都染上商人的色彩。他上警校,理由是花费少,蛮横无理的村长只有见到警察才规矩些。他总是担心家里,一次听说家里的羊要被冻死,急着回家,得到了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在班长江天浩的帮助下,他的生活问题得到部分解决,在王西林、老邱尤其是朱家福的帮助下,他的妹妹没有戴上小姐的帽子。他能在警校坚持下来,那是好心同学的兄弟情谊和朱家福那样好心人一颗金子般心使然。
至于班长江天浩作品只有很少的涉及,而且多侧面描写。他父亲是市公安局长,是这帮警校生时常注意和羡慕的领导。只是这一点他的同学和老师都不知道,他的成绩和苏彬彬一样,可以上大学,但他选择了警校,这是出于一种荣誉感,一种子承父业的使命感。他各方面都很优秀,上学前就学过武术的周跃文和他对打,也讨不到便宜。在追逃案中,听见枪响时,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成了英雄,每一个读者都不会感到奇怪的。
小说除了写一群警校的学生之外,也绘写了我们这个社会各阶层人士,描写得最突出的是民警朱家福。朱家福的爷爷也是一名警察,在抗联时期,放走了赵一曼烈士,因此而牺牲。朱家福并没有以祖辈的光荣来向人民政府索取,而是踏踏实实地工作。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但因为他辖区内出了由珍珍母亲被杀案多年都不能侦破,所以他只能在派出所做一名普通的民警,到由珍珍案告破,他的生命出现曙光时,他的身体坏了——胃癌晚期,医生的诊断宣告了他的人生即将结束。在行将告别人世前,他把怀揣炸药的歹徒从邱铁手里拖出,与歹徒同归于尽,挽救了一车乘客,挽救了年轻的邱铁。就是老派的刑警,也不一定比他做得好。还有他关怀弱小,照拂年轻的警校学生,与同事、辖区居民相处得很好,人人都喜欢这个憨厚的警察。他工作的交通工具居然只是所里报废的摩托,这还是他自己修好后打报告得到的,而这只不过是他事迹中一个不起眼的事情。
小说中欧阳教官是个很可怜的人,他的下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炸伤,失去了生育能力,他妻子很痛苦,给他戴上了绿帽子,最终两人离异。离婚后他想娶蓝校医,又被侏儒教官打败,他的心态不健全就是这样造成的。俗语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生活中不是所有可怜的人都可恨,但欧阳教官就是这样的人。他再不幸,也不能把痛苦转嫁给青年学生。
《太阳岛》的叙事是流畅的,场景、人物的变换不断,但内在的关联,读者能明显的感觉到,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叙事的小说,但心理描写,意识流的段落也不少,体现出现实主义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相结合的特色。小说开头,警校欧阳教官的变态和警校森严的教规使得学生心理苦闷,也使读者心理受影响,我仿佛在读略萨写军旅生涯的小说,但随着由珍珍母亲被杀案的水落石出,王西林文学作品的发表,小说的色彩明朗起来,到李晨西家庭问题的解决,王西林和由珍珍情定,小说变得更加明快,到邱铁和王西林、朱家福智斗歹人,小说推向了高潮。虽然朱家福光荣牺牲,可他在牺牲前就是胃癌,这使得悲剧色彩淡化,英雄主义的欢乐气氛加浓。
《太阳岛》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主旋律的作品,但主旋律所强调的歌颂平凡人中的英雄这一精神还是体现出来。王西林、邱铁、苏彬彬成为英雄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教育的结果,而是一种根性的善恶观起了作用。其中的朱家福的爷爷是烈士,这种红色背景是主旋律强调的,但朱家福成为英雄虽然和此不无关系,但在他的成长中,没有看到这个爷爷的事迹对他有多么强烈的激励作用,他瞬间的崇高更多还是普通人正义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