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胡舒立手上接过新闻奖

(2010-02-27 00:08:12)
标签:

杂谈

 从胡舒立手上接过新闻奖

(从南都的网上扒的照片,今天还上了报纸,沾了胡老师的光。众人反应我像主持,不像来领奖的。我的感觉是,我得罪报社的美编了?好歹给我修一下肚子啊,就这样出去了……我当时正准备鞠躬,或者是,我这个春节真的肥了)

今天下午是《南方都市报》的2009年度新闻奖颁奖典礼,昨晚我准备发言稿到11点半——从小到大,我第一次一字一句写下发言稿,但今天刚进场就被主编拦下,她要求看我的稿子,看完后立刻让我赶快重写:“怎么那么生硬?你这些是社长说的。”

其实我要领的是整个编辑部的一个团体奖,只是要代表大家在领奖后发言而已,必备项目是感谢***,感谢***,感谢所有TV之类,但总得还讲讲别的啥,不然多没个性——但大前提是不要冷场,不要讲冷笑话。

这是《南方都市报》第五届颁奖典礼,在星海音乐厅,过去几届因为出差,或者驻北京,都没参加过,今天一下车才知道,原来这规格搞得那么高,从红地毯到签名板,到会场布置,真的不亚于国内一般全国性的年度颁奖礼。

严格说来,这只是一个报社的内部颁奖典礼,但北大、人大、复旦、武大、浙大、厦大、中山、暨南八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都到了,不过,没有任何官员到场,对于南方都市报这样一份刊物,里面有那么多提着脑袋做事,满肚子冤屈,又个性化的记者,他们的发言确实不太适合让我D们听太多。

真的是这样,印象最深的是评论奖银奖的得主彪哥,获奖感言的时候,鞠了两个躬,第一个是朝着台下观众席鞠的,第二个是转身朝后面的幕布鞠躬的。“第一个躬献给我的同事,献给我的衣食父母;第二个献给我们的伟大*******,感谢你们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新闻沃土……。”他加重了“沃土”两个字的分量,场下掌声雷动。

从图片奖、摄影奖(获奖者已经连续得到了两次荷赛奖,非常了不起),到专题,深度,人物,各种新闻奖,看着一项项提名,也让我重新回顾了在2009年,中国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去以前,上司对我说,你去看看,就不会想离开南方都市报了。他说的是,我看到了和这些前线记者的巨大差距,也看见了自己的无限可能,也真的真的为自己在中国,能身处这样一个还敢说点儿话的媒体而自豪。

相比之下,当然我这边的工作就是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明星也好,一些财经人物也罢,因为刊物的定位限制,都不会像那些前线记者那么惊心动魄。

但老天爷还是很眷顾我的,就要到我们的时候,突然看见前面溜溜走进来一群人,灯亮后,主持人才说,是胡舒立来了。

掌声响起了很久很久。这个女人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尚有新闻理想的人来说,都是一杆标杆,一个斗士。幸运的是,她正好颁奖给我们。我身边的女同事在接过奖状的时候都忍不住说:“胡老师,你是我的偶像。”我啥都没说,但其实还不如她呢,激动到说不出话了。

挺惭愧的,胡舒立把奖颁给了我们这群做时尚内容的人。

但是,时尚就没有价值吗?不是的,这个世界还是要美的 。而且我欣赏南都的是,它从来没有把时尚做得很浮躁,我们编辑部里也没有那样的氛围。

颁奖礼上,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瞬间,比如最佳突发摄影奖获得者的现场求婚;比如来自全国十多所高校,得到了南都新闻奖学金的同学的领奖、发言(他们还没真正涉足新闻业,听他们的发言,让人感觉又稚嫩,又让我这些老油条觉得惭愧);报道自焚事件记者的欲言又止;报道绿坝的记者的反讽(他获得了年度新闻,也就是今天最大的奖项);一位连续三年被提名,获奖感言在荷包里揣了三年,终于在今天有机会读出的驻站记者的发言……

没有人倒苦水,虽然没有一个南都人是不辛苦的。

这群人都很可爱,朝着“可笑”的梦想在努力着,虽然知道,很多时候,十分的努力,只得到五分的结果,但只能有三分曝光,给多方处理后,只能让民众看见一分的内容,但为了那一分,所有人都在努力。

有一天,我肯定也会离开这里的,但当我还从事新闻事业的时候,虽然可能做不到能伸张多少正义,但至少做到不要昧着良心——如果记者们,新闻机构,新闻环境都能做到这一点,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