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尴尬

(2010-01-31 08:58:45)
标签:

社会

生活

眼里的中国家乡

杂谈

分类: 怪梦日记

 

以前在中国习惯了每次出门都要带上卫生纸以方便上厕所。初次到美国,一样随身携带卫生纸,以防万一厕所里没有卫生纸而尴尬不已。结果发现无论到什么地方,就是那些看起来有些脏的地方,那些看起来很简陋的地方,厕所里都有卫生纸,并且还相当干净,卫生纸质量也不错。当然也有少数地方厕所有气味,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真让我大跌眼镜。最让我惊讶的:大多数厕所都有除臭剂,一点臭味也没有(也可能是我鼻子不灵)。厕所里面人性化设计比比皆是(有专门为老人,残疾人设计的位置),更不用担心走进厕所忘记卫生纸的尴尬。

 

在美国公共场所,人们都比较安静,特别是餐馆,哪里有我们中国的热闹。过去习惯了热闹的我,一看那安静的场面,觉得没有吃饭的氛围。现在回到这里,和朋友在餐馆里聊天吃饭,一顿饭下来,说得声音都沙哑的感觉。听妈妈那炸雷般的说话声,禁不住对妈妈说:你可以小点声音吗?

 

那天,我过去的学生请吃饭,我一眼就猜出是她。不是我认识她,是因为她那种气质,文化人的气质,和周围人一比,显得很特别而鲜明。虽然不敢冒然招呼,心里已经立马断定是她,直接向她走去。

 

我们走到一个火锅馆,里面已经满员,不得不到另外一个火锅馆,里面没有了雅间,不得不继续到另外一个火锅馆,一样没有雅间,但是二楼比较安静。我们只好选择二楼,刚走上二楼楼梯,迎面走来一对女士,前面那位叫我名字,我一回头是我原来单位的同事。她说:我估噔喊一下(我猜着喊一下),果然是你。

 

我解释说:我没有看见你。你认不倒我了嗦?(你不认识我了?)。她说:你长胖了哟。我没有话语了,也找不到话来接下去,只好尴尬笑笑上楼去。回到家乡,每次看到朋友熟人,我就先做检讨说:我长胖了。免得别人来说我,弄得我尴尬得没有话说。可这个昔日的同事,对领导说话非常甜美的同事,根本不给我先检讨的机会,不过我不在乎,本来我就是长胖了三。

 

今天去看房子,看滨江路,看家乡的变化,那一栋栋的高楼确实比过去修得先进多了,就是缺少了游泳池,花园也很小(可能在别人眼里不小),房子价格高得咬人(与当地经济相比),还是有那么多人买房子,不知道是这些人富有了?还是?上网一查,重庆的千万富翁就有八九千人,确实人们越来越富了,希望人们的精神也跟着富上去。

 

走了半天,双脚累得趴下的感觉,又找不到厕所,只好憋着直走到最近的厕所---医院厕所,这所医院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医院。走进一楼,楼房修得不错,就是清洁做得差,到处都很肮脏,人很多。我直走到后面向左拐,两边是病房,门大开着,我侧头一看,房间里都没有厕所,病人要自己到走廊尽头去上厕所。

 

走到厕所门口,里面只有两个位置,一位女士已经在里面占据了第一个蹲位,另外一个女士走在我前面,她推开第二个蹲位的门,然后又退出来,嘴里说:好脏哟!我过去一看确实很脏,不知哪个人把大便拉在了蹲位上。退回来的女士忍不住又回到那个肮脏的蹲位,勉为其难去如厕。第一个蹲位女士的老公(我猜)从后面走来,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尿检杯,走到我背后说:麻烦你递给她一下呢?

 

我知道他是叫我,因为那里除了我没有第二个人站在外面了,我假装没有听见。心想:裤子都有三个名字(家乡谚语),应该称呼我一下三。

 

我转头想离开,刚好正对着那位中年男士,他指着里面第一个蹲位说:递给她一下呢?还是没有称呼我,连“麻烦”两个字都省掉了。我很不情愿,心中却不忍拒绝他,只好一句话也没有说接过“尿检杯”,那位女士早已把左手伸出来等在那里。我把杯子递给她,她接过去,没有说声“谢谢”就把门关上了。那位中年男士早已悄无声息地转身走开了,也没有说声“谢谢”。好像这一切都是我应该的顺理成章做罢了,我心里掠过一丝尴尬,逃似的离开去找厕所,心里有种疑问:是不是我和这儿的人格格不入?而不是他们没有礼貌,觉得自己像个怪物一样。

 

我老是觉得自己是个最不善于说“谢谢”的人,这次才发现我成了这里最爱说“谢谢”的人。很多时候我习惯性的对人说“谢谢”,有的人没有反应,转身就离开,有的用异样的眼光扫描我几下,然后才离开,好像我是对着空气说话,弄得我心里一次次掠过一丝尴尬。过后我心里说:为什么老是说“谢谢”呢?为什么改不掉这个“毛病”呢?

 

那天和一个人谈房子,我问他可以低一点价格吗?他居然说:想不都要想,现在我要3180元一平米了(过去是3100元一平米)。我的天,我算亲自领教了《诱惑》里面海藻姐姐说的“房价每天一个样”,不!我领教的是“说句话的时间上涨80”。这就是我们这里的"自由市场调节”,讨价还价犹如吵架。弄得我尴尬不已,只好回敬说:那就放着涨价吧,我想一定有傻瓜会买。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好久没有领教这种说话风格了,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脾气也是这样养出来的。

 

走进服装店,里面卖服装的男士说:美女,你要什么样的衣服?嘴巴好甜!我看了看说:我想买裤子。

男士热情问候:你要多大的?

我说:我胖,我要二尺三的腰。

他说:我给你找。很快就找来一条,结果我一穿,很大一块扣不上,连忙脱下还给他,。

他问:合身吗?

我说:太小了,根本扣不上拉链。

他说:我给你找更大的。转身正要找。

我说:不要了,尺寸不正规,一般我的尺寸都是二尺三的腰,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我不想购买不正规的裤子,谨防是歪歪货。

他见我不想买,一改刚才的态度说:我看你那样子嘛,二尺八的腰看能不能穿上。

我一听马上觉得不舒服,停下来回敬道:乱说!我自己多大的腰还需要你来说?说完走了出来,还听见他在后面说:自己的腰大还好意思怪我的裤子小。我只好尴尬的在心中安慰自己:这种人没有礼貌,不用和他废话。

 

很多店我进去都说“美女,你要什么”,接着热情介绍这个那个。如果我购买了东西,他们会笑着说“慢慢走”“好走”“谢谢再来”“再见”之类的话。如果我问问价格没有购买,只是看一下就打算离开,他们很多都会扫我一眼然后转身,什么都不说把我扔到一边,我只好尴尬离开。如果我一进去就说看看,她们也不会跟着我,也不会热情介绍,我离开了也不会看我一眼,更不会说“再见”,不过我觉得这也比前面那种扫描我强。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服务态度真让人感受到了“赤裸裸的金钱社会”关系,哪里像国外那种没事也可以去“window shopping"(就是看看消磨时间不购买的意思),里面的服务员很多都不会前后判若两人,无论你什么时候有疑问,他们大都会热情回答你的问题,一般都不会看外表。

 

记得有一次我去中国超市买菜,一位中国女士和超市里面的男服务员吵架,只见那位女士说个不停,那位男服务员在那里不停解释。原由是那位女士站在那里的时候,这位服务员转身看到了她,却没有主动问她需要买东西吗?这位女士觉得他不尊重客户,好像她不存在一样,一定要找到超市老板或者经理说个明白。超市经理只好态度和蔼的给她赔礼道歉,跟着她到那个服务员工作的地方要求服务员给她道歉,最后还帮她把菜推到前台付款,我看着都觉得那个服务员委屈。

 

人们说:在国外生活久了,回国的感受很不一样。我回来前,还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不一样”。现在慢慢明白了“不一样”的含义,虽然这种“不一样”其实和我过去在这里的时候还是一个样。可是当人习惯了另外一种“不一样”,就会有回国后的“不一样”感受。这里写出来,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留下回忆,便于理解人生以及思想的变迁,也让大家明白这种“不一样”到底是什么。

 

我只想写出我的真实感受,我相信不同的人,在不同地方,感受和我不尽相同。无论怎么样的感受,都没有看不起或者轻视的意思在里面,至少我心里没有。这里只是把博克当成了我的日记,写出真实的生活罢了,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万事万物没有对比就没有区别,看不出区别,我也不会有这些感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银行新年聚会
后一篇:家乡第二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