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2008-10-20 21:50:08)
标签:

孩子

家庭

育儿

教育

分类: 安娜成长

 

我们妈妈可能都经历过这种尴尬:孩子小的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拿走,不管是是谁人的。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是让孩子拿走呢?还是给孩子正确地解释?

 

我大女儿两岁的时候,到别人家里去玩,看到别人的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搬回家。这是很多孩子都有的一种行为,也是妈妈要面对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妈妈可能是以下几种解决办法:一是:让孩子拿走,原因是孩子小,不知道那是别人的,既然别人家长也同意了,拿走没什么关系;二是孩子哭闹,为了不让孩子哭,而且那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拿就拿吧,反正是自己朋友家或好邻居家里;三是粗暴对待孩子,把孩子拍一下或打几下,抱着哭闹的孩子“逃”出别人家;四是哄孩子说:妈妈明天就给你买一个一模一样的。结果孩子还算乖,不哭不闹了,跟着妈妈走了。

 

其实我觉得上面这些都不可取。第一种可能让孩子误会,拿别人东西没关系,不觉得那是不好的习惯,以后有可能见到同学或朋友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未经别人许可就拿走,也或给别人硬要,要不到就悄悄拿。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养成了“偷盗”的习惯。

 

第二种让孩子觉得哭可以得到一切,那怕是别人的东西,我也可以得到。特别是女孩,就可能养成以后遇到问题就流眼泪,以为眼泪是最好的武器。同时孩子养成爱哭的习惯,会让妈妈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很尴尬,别人可能也会觉得你的孩子不那么可爱。

 

第三种作法孩子可能以后不给妈妈交流,在他们眼里妈妈就是一个暴君,干脆自己做自己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对正误判断能力差,那结果可能让孩子变成另外一种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觉得妈妈太暴力,做了坏事也不告诉父母,甚至死不承认,为此不惜向父母说谎,养成说谎的习惯。

 

第四种方法可能把孩子给惯坏,孩子可能会觉得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必须要有,以后长大了,在生活,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可能会为了拥有别人有的东西,不惜手段去得到;也可能为一次没得到就自杀,失去挫折承受能力。

 

对待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大人应该和孩子讲道理,可能有的人说,孩子那么小,哪里懂得道理呢?其实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学习了,只是在不同阶段学习的东西层次不同而已。

 

我们应该好好地和孩子谈:告诉孩子这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要。别人的东西是他们父母出钱买的,我们想要,也要出钱去自己买。拿了别人的东西没有礼貌,好孩子不会要别人的东西。

 

可能孩子会说:“妈妈你也给我买一个。”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可以给你买一个,但是你要先做一个好孩子。”

 

孩子可能会问:“妈妈,怎样才是一个好孩子呢?”

 

妈妈可以说:“你看你今天要别人的东西,就不是一个好孩子,这样做没有礼貌,而且给妈妈出难题。还有要听妈妈的话,不要和妈妈闹着要东西,妈妈知道你喜欢什么,以后会给你买的(记住对孩子的承诺,当你把孩子喜欢的东西买给他/她时,告诉 孩子这是你给的承诺,她/她实现了对妈妈的承诺,妈妈也就兑现对他/她的承诺。让孩子失望的结果就是不守承诺)”等等。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平时的缺点,要求他改正。

 

孩子这个时候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可能很听话的哟。同时也培养孩子等待的耐心。他们也知道要付出(当个好孩子)才能够得到的道理。以后他们可能就养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去奋斗的习惯。

 

如果孩子实在不听,哭闹不停,最好把孩子抱回去,给孩子其它的东西,或做其它的事情来让孩子忘记,不要打孩子,因为这不是什么大错误,他们年龄小,不知道他人的东西和自己东西的真正区别。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东西和别人东西的区别:别人的东西不能够想拿就拿,这种行为不好。自己的东西才有支配权,可以送人,可以自己任意使用,也可以和别人分享。以后孩子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比如说上幼儿园及上小学的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上幼儿园的孩子还是比较小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忍不住拿了,他们不觉得是一种很坏的习惯,更不知道这种行为是盗窃。家长不要打他们,他们不懂得这种行为的严重性,这时候家长要和他们讲清楚,为什么这种行为不对,告诉他们这种行为的严重性 。

 

我是这样告诉我女儿的:别人的东西,不管你有多么喜欢,不能拿,因为这种行为是盗窃行为。老师不喜欢,你朋友不喜欢,你同学也不喜欢,妈妈和爸爸更不喜欢。你喜欢什么,可以回来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我们觉得你有必要买,我们就给你买,如果我们觉得只是好看好玩而已,对你没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不给你买,但是你表现很好,我们可以作为奖励给你买。千万记住,不管自己多么喜欢,一定要克制自己,一旦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习惯,以后就很难改了。这样的人以后长大了没人喜欢,很多人都避而远之,你希望自己成为大家不欢迎的人吗?而且还很没有涵养素质。你希望自己是那样的人吗?别人有的东西不一定你就要有,世界上那么多人,你能够拥有所有人拥有的,你自己没有的东西吗?不可能。而且你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买。拥有自己有的,爱护好自己有的才是最好的行为。

 

最后是把好监督关。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尽管我进行了理论教育,但我还是不放心,毕竟是小孩子。我常清理孩子的书包。小孩子的书包都很乱,他们不知道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我几乎每天给女儿整理书包,既是爱心的表现,同时我还教我女儿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也是培养孩子爱整洁,爱护自己学习用具的习惯。我把她的书和本子一本本的叠整齐,放好。一边还告诉她怎么归类,怎么把卷了的书边弄直。孩子在自然而然中学会整理东西。我女儿现在上中学后,忽然知道整理书包了,我看了一下,非常整洁有序。现在她还不喜欢我的方法呢,她自己的方法比我的还好。因为她自己知道那些是一类的,我老了都不知道了。看来她受益匪浅哟。

 

当然在不知不觉中我也查看了孩子的书包,如果发现有不是我给她买的,就要问清楚。我记得有一次,我给女儿整理书包的时候,发现她有一个小小的漂亮的笔,我问她哪里来的,她说是班里的同学送的。我告诉她把这个东西还回去。告诉那个同学说未经妈妈许可不能接受别人送的东西。如果不是别人送的,那也还给别人,告诉那个人拿错了,道个歉,希望那个人原谅。当然我相信不是后者,如果是,妈妈会很伤心。因为你不但犯错误,还说谎骗妈妈。大女儿马上很认真的告诉我她没有说谎,看她那神情我知道不是后者。

 

后来大女儿上了小学,班里很多人拿别人的东西。我女儿两个很好的削笔刀都给别人“偷了”,她有本封面很漂亮的书也给别人偷了,很多小小的漂亮的笔和其它用具都给别人偷了。后来我不得不让女儿把贵重一点的用具放在家里回来使用。为此女儿心里很有想法。

 

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那么多小偷(她知道未经别人许可拿别人的东西实质上就是盗窃)老师也不管?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不管吗?我损失的东西怎么拿回来呀?”

 

我知道女儿在成长,她的头脑在思考问题。我回答我女儿:“那是他们不知道拿别人东西是很坏的行为。他们的父母没有告诉他们,更没有监督他们,也许没有时间监督吧。老师呢,那么多学生,哪里有时间来一个个教育,更没有时间来监督你们。他们偷东西的时候往往是下课时间,趁那个学生出去不在教室里的时候,那时候老师在办公室,怎么不知道?你的东西丢了就丢了,以后小心就是,妈妈也不怪你。”

 

女儿说:“我为什么不可以那么做呢,那么多人丢失东西,有的人就去拿别人的东西来抵。”

 

我告诉女儿:“别人那么做,是好行为吗?你也知道不是好行为,那你就不能学。如果你学了,不也成了坏孩子吗?他们学坏了,是他们的损失,你不能够照学。你是妈妈的女儿,我的女儿不是小偷。拿别人的东西来抵也不对,那种行为和小偷没区别。不要以次为借口偷别人的东西。一旦养成习惯,长大了就去盗窃别人的东西,甚至贵重物品,最后就是进警察局,甚至进监狱。”

 

女儿好像听懂了,因为她从来不拿别人的东西,也不会去拿别人的东西来抵自己失去的东西。

 

有一次,她丢失了一样学习用具,后来她看到班上有个同学用的和她丢失的一模一样,她也没有拿走。回来后告诉我:“妈妈,我发现我前几天丢失的用具,有个同学在用,和我那个一模一样,我看肯定就是我的。我很想在他不在的时候去拿来看看,如果是我的,我就拿回来。”

 

我告诉她:“你不能够那么做。因为一模一样的东西不只你才有,你没有证据,不能够说就是你的。如果你很感兴趣,你可以看看,不用背着那个人看,你就直接走到那个同学那里,说他用的东西很漂亮,和你丢失的一样漂亮,然后拿起来看看,就算是你的,也不要说出来,甚至拿回来。”

 

女儿问:“为什么?”我说:“你说是你的,他也不会承认,而且上面没有你的名字,更没有人给你证明,你说了也是白说。老师也分不清,告诉老师也没有用。以后你要好好保管自己的东西,出去的时候,漂亮的小东西放在自己口袋里,或放在家里。那个人你也离他远点,以后小心他就是,如果以后你真的抓住他了,你就可以告诉老师。帮助他改正。不要为此伤心,妈妈以后给你再买一个就是。”

 

女儿听了心里开朗了。

 

中国很多孩子小学就开始偷别人的东西,到了初中也不少,高中也有。我教过很多学生,我最了解这个情况。可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都没有重视。孩子教育要从小做起,不可忽视小孩子小小的错误,因为小错误大了就成为大错误。这种把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的行为可以滋生为:非法把国家财产据为己有;到处骗人钱财据为己有;出卖自己的一切把想得到的据为己有;加入犯罪集团把抢劫到的财物据为己有等等。为此不知不觉就走向犯罪。另外一种就是不能够据为己有就伤害别人或伤害自己。还有的为了据为己有去贪图小便宜失去了更多的东西而后悔莫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