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安娜成长 |
安娜有个毛病:老爱用一种命令的口吻问问题,也许她没有意识到她的用语。当我们给她讲解时,她老是会看其它地方,而不是书,当我们启发她自己动脑筋时,她常不耐烦。我给她提了很多次意见,可是她的毛病就是改不了,我想“惩罚惩罚”她。
昨天晚上她花了两个小时还没有把一篇英语阅读给做完,我不喜欢那种做事不专心。当她用那种命令的口吻来问我怎么做时,我说:“你得用礼貌的语言,我才帮助你。”她坚持不用,在那里反复的问怎么做。我不理睬她,于是她哭了,我说哭解决不了问题,哭也哭不出答案来。她继续哭,耍无奈。我让她在那里哭了一会儿,我自己却坐在那里静静的养神,实际上我不是养神,我是在想怎么给她教育.
后来我慢慢地平静地说:“既然你不知道怎么做,那就得礼貌的请教妈妈,虽然我是你妈妈,你也得客气,这是礼貌,更何况你向来都不专心,当我讲解时,你也不专注,我不喜欢你那种方式,这种习惯推之到上课也不专注,对你影响很大,你会听掉老师讲的内容。向别人讨教知识,你必须带着愉快的语气,礼貌地问,因为不是我向你讨教,是你想向我讨教。如果妈妈以后向你讨教,妈妈也得快乐地礼貌的问:
'女儿,这个问题,你可以给我说明一下吗?'不可能带着一副很不快乐的神情,当你讲的时候,眼睛还看着其它地方,那你是一种什么感觉?你会觉得你的耐心讲解没有得到我的注意和重视,你也会觉得不快乐。”
她还是在那里哭,我说如果再哭,我坚决不讲了。明天你交白卷吧,让老师好好地了解你,是你不懂,又不向父母问问题。她哭着说她一定要完成家庭作业,我问:“那你哭就完成了?”
她于是又问我:"怎么做嘛?"
我问:“我是谁,邻居阿姨?”她说:“妈妈。”
我说:“那你不知道怎么问吗?
那我来告诉你,你应该说‘妈妈,你可以给我讲一下吗?我这里有几个问题不明白。’”然后和妈妈积极地配合,这样妈妈讲起来也快乐,更加耐心。
她停止了哭,静了一会,把作业拿到我身边:“妈妈,你可以给我讲一下吗?”
我说:“行,这才叫礼貌。”我让她先读一遍,她很认真的读了,然后问她一些生词的意思,她知道的我就不说了,她不知道的,我用英语给她做了简单的解释,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提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她都一一作了回答。最后我问她:“现在你知道怎么回答下面的所有问题了吗?”她说:“知道了。”我说:“这就是学习阅读的方法,你得边读边思考,给自己提问题,也许你开始不习惯,慢慢就会了,问题是你得学着用这种方式读书,我敢肯定你一定会知道怎么读书。”
她转而快乐地完成了她的家庭作业。后来我又给她讲解了名词的单复数中,表达"...的"怎么做。我给她讲了三种方式:一种是单数名词右上角加一个豆号,再加S,第二种是不规则的复数名词右上角加豆号,再加S在结尾,她听得很认真,讲一遍,她就懂了,我说:“你看,你不是不理解老师讲什么,是你没有专心致志吧?你很聪明,一听就懂,不要把责任推倒自己的愚笨上,你愚笨吗?我从来不这么认为!”
她过去在中国家乡的学校可能被老师说笨吧,所以她一旦没有做好,就说是自己笨,也或是她寻找借口来安慰自己没有做好吧?
我现在正在纠正她的那种思想,我告诉她:"我的孩子不会笨,因为妈妈就不是个笨蛋,怎么我的孩子会愚笨呢?又何况每个人的IQ都差不多,愚笨不是他们生来就笨,是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其他人那么努力,或不爱思考问题,最后由于自己知识经验不多,孤陋寡闻而显得愚笨了."
她最后完成所有的作业后,向我说谢谢,我说这叫礼貌,礼貌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修养。今天早上,我给她备好早饭,饭后送她到校车站,她向我说谢谢,谢谢我照顾她。这不是礼貌得多了吗,说明她接受了我的说教。对孩子,不是只有打才是惩罚,可以有很多种不用打的方式,这样一来就不会违背美国的法律。幸好我过去是个老师,否则,真不知道怎么来处理孩子,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需要父母的教育,有时他们不一定听,讲道理无用,这时就得给以小小的惩罚加讲明道理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