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先救救孩子

(2008-12-02 17:31:58)
标签:

雅琦

红领巾

救救

十元

可曾

娱乐

“救市”先救救孩子

      汕头一名9岁男孩因发烧不适,找父母要10元钱去看病,家贫缺钱的父母相互推诿,为谁去借钱发生激烈争吵。次日早上,小孩在房间里用自己的红领巾在床梁上打了一个结上吊自杀(见下图)。(12月1日《广州日报》)相信这样的消息我们的各级忙碌的领导干部很难发现。就是偶尔发现了,也很少会有人真正去关注。至少不会像关注股市房市证券市场那样关注一个无奈孩子的生命,否则,就不会中央一甩手大大方方地拿出四万亿,地方政府紧随其后言之凿凿地要拿出二十几万亿拯救那些所谓的市场了。

      想想看,自诩为发展了,发达了,动辄牛大了的各级政府们,可曾调研过,可曾走访过,可曾实地考察过,可曾认真听取过,可曾到医院亲自去看过(当然领导人都有自己的救命医院),我们的老百姓,我们依然贫穷的同胞姐妹,我们那些无奈又无助的孩子,在医疗机构黑着心肠将药品成百上千上万倍涨价的恶劣情形下,十元钱,就是这在我们的一位政府官员连十几亿元钱都不当钱的十元钱面前,一个孩子,一个连十元钱都找不到的孩子,选择用他心爱的红领巾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不知这孩子自己临“刑行”前都想了些什么,但是我敢说,他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至少,他想到了为家里为父母省却了十元钱。

      一位叫燕农的同志分析的更加透彻,总结出一条原本鲜艳灵动的红领巾所打成的死结,其背后缠绕着三个社会结点。

    其一,
医疗保障制度的贫弱与“筛漏”。前不久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社会保障在不同职业群体间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分化趋势,近七成下岗失业人员没享受社会保障。诚然,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但新医改直到现在依然在进行着多方面利益博弈。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起上吊自杀事件是最为悲怆而锥心的医改意见,似乎在拷问着医改步履蹒跚、慢腾腾的脚步节奏。

    其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大缺失。10元钱在现在的物价语境下,已变得那么“不值钱”。而恰恰是这10元钱改变了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的未来之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何其粗放?社会保障制度是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道兜底性的防线,它的任何一个“筛漏”都代表着一个民生的孤立无助和风雨飘摇,都代表着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我们固然需要宏观统计,但也需要制度无缝隙延伸,让任何一个贫困家庭都能够体面地生存。

    其三,青少年教育体系依然有“真空”地带。透过这起事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常常见诸文件和挂在我们嘴边的词语,已经显得那么苍白而无力。这个生病的孩子在病中哪怕得到来自任何一方面的温暖,或者在病前有着一种美好希望的牵挂,他或许都不会自己走上绝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无论富贵与贫穷,所有的孩子都应该享受到教育的充分关爱与呵护。

“救市”先救救孩子

父亲抽出纸巾为昏迷的儿子擦嘴

 

“救市”先救救孩子

孩子脖子上的勒痕清晰可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