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是一种特殊力量---我的故事之三
http://img3.pp.sohu.com/images/2006/5/5/7/23/10b4cf7ac90.jpg
常有朋友问我,在影视圈这么多年,有没有特别不顺心的事,比如,上当受骗什么的?我回答:刮风还带雨点呢,何况人在江湖。但世上还是好人多。即便是戏弄人的一方,也一定有他们特别不得已的苦衷。所以,每次我遇到这样的事,我的态度是,第一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第二就是把不幸化作一种特殊力量
。我从十多岁就步入了影视圈,一无经纪人打理,二没有公司操作,一个人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一些经历陆续写出来,不是要向那些欺骗戏弄我的人讨一个什么说法,而是警示大家以我为戒,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同胞之手
不久,又有几个剧组找我拍戏。其中一个叫《十八罗汉》,这是2002年8月的事儿。
2002年8月5日上午,我在北京突然接到一位自称是上海某广告公司一位林先生打来的电话。林先生电话中称,他们公司正在筹拍一部名叫《十八罗汉》的电视剧,并声称将有何润东、焦恩俊、张铁林等演员参演,真诚邀请我饰演剧中红绡一角。当时我正在与电视剧《倚天钦差》、《台前幕后》、《猎鹰》、《啼笑姻缘》、《盛世红妆》、《我为歌狂》等多个剧组接洽,因此,对林先生并未给予是否接演直接答复。就在林先生打电话的当天下午,一位自称叫大宝的女士又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她是《十八罗汉》剧组的副导演,受林先生委托,与我洽谈角色问题。就在大宝说话之时,一个男同志接过电话对我讲,说他叫杨晓雄,是大宝的父亲,也是电视连续剧《十八罗汉》的编剧。这时,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这位给我打电话的杨先生,正是我与张铁林、李保田先生合演的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的编剧。那可是我仰慕已久的老师啊。因此,我既激动又高兴。而杨晓雄先生告诉我,如果信得过他,就去接拍这部戏。杨晓雄先生还详细地向我介绍了该剧的故事脉络与情节。我当然相信杨先生了,因此,电话中就决定了接拍《十八罗汉》中红绡这个角色。第二天,我又亲自到杨晓雄家看望杨先生,并给大宝女士送去了我的个人资料。大宝立即将我同意接拍《十八罗汉》的消息告诉了在上海的林先生。两天后,林先生给我从上海寄来了《十八罗汉》的剧本前两集。我立即回电话给林先生,除表示同意接拍《十八罗汉》外,并按林先生的要求,将自己的服装指数电传给林先生。这时,其他几个剧组纷纷打电话催促我。为安全起见,在回绝其他剧组前,我再次打电话给林先生,订正角色会不会有变化。林先生明确向我保证说,他们老板是个正经的有文化、有素质的生意人,绝对不会出尔反尔,并说,服装已经着手做了,绝对不会有变。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个男人向一个女孩子承诺,感觉再踏实不过了。因为一诺千金的道理我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得到充分验证了。
然而,天真的我真是太天真了,眼下要涮我的是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一位久经江湖的老手。他就是《十八罗汉》的投资制作人、上海某广告公司的老板程先生。而程先生的心机,不要说是小小的我,就是与他同来自台湾的林先生也始料不及。
几天后,一直说立即将合同邮寄过来的林先生,既没有给我寄合同,也不给我打电话。由于有林先生的保证,更兼有杨晓雄先生从中作情,所以我还是一百个放心。果然,几天后,林先生电话通了,他不但告诉我,角色绝对不会有问题,而且还告诉我,公司决定让我饰演更重要的角色―――女一号锦儿。还告诉我,合同之所以未寄,是因为程老板去香港了,没有办法盖单位的章。为了怕我不相信,林先生通过电传,给我先传来了未加盖公章的合同。我此时更没有理由不相信林先生了。因为林先生是受程先生委托在办理事情。男人之间,那可是顶天立地呀,一旦有变,何以面对天地,何以面对朋友,更何以面对我这样的小女孩儿呢?然而,林先生没有想到!杨晓雄先生没有想到!我更不会想到!对仁、义、礼、智、信早已失去记忆的程先生来说,什么承诺、友情、信义,统统丢在一边。程先生勇敢地、毫不犹豫地、无情地告诉林先生:“雅琦不能用了!”原因是他又从香港签下两名女演员。程先生的一句话,让林先生大跌眼镜。正直的林先生无论如何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同来自台湾,如何这样让自己下不来台?也许,林先生实在无法面对自己多次承诺的我,或者他不想给台湾同胞脸上抹黑,不得已,林先生只好拜托公司的一位女士,将这无法说出口的消息告诉了我。
当时,我总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我将这一变故告诉杨晓雄先生,杨先生也感到不解。我又试图给林先生打电话问问清楚。可林先生关机了。他不是在逃避我,他无法面对自己。人有脸,树有皮。如果事情到此结束。那事情也许就真的结束了。然而,远非如此,因为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首先,按国家有关部门当时规定,合拍片,海外主创人员不得超过5人。而程先生如果真的是因为又签了两个香港女演员才不用我的话,那么也就是说,光主演,海外演员就已经到了5人,如果程先生不欺骗政府的话,他自己也不能参与制作了。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子的了。原来程先生看上了大陆另外一个女演员。
然而,那位女演员的经纪人很聪明,摸透了对方的底牌,硬是在价钱上一口咬定不放松。对像程先生这样的人,金钱当然比什么都重要了。于是,故事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02年8月30日下午,我又接到了上海某广告公司一位李女士的电话。李女士告诉我,她是《十八罗汉》剧组的执行制片人,从上海来到北京,联络演员工作。我告诉她自己正在天津做《少林武王》开播宣传活动。李女士说没有关系,她说她给我打电话是要告诉我,公司依然决定要用我,只是角色还是饰演红绡。并请我对以前的事不要计较。我没有难为李女士,当即答应同意接受邀请。并请李女士回到上海后迅速把合同与剧本邮寄过来。李女士爽快答应。我之所以没有计较,原因是我觉得剧组最终还是选择了我,这说明程先生还是有诚意的,其二,我对杨晓雄先生写的剧本情有独钟。正因此,我将这一消息第一个打电话告诉了杨晓雄先生。杨先生听后也感到很欣慰。
善良的人们总是被愚弄。这一次不单是李女士,可怜的我被涮了,就连本剧的编剧,著名作家杨晓雄老先生也不会想到,人世间还真有不办人事的人存在。这位台湾同胞最后给了我温柔一刀。几天后,我从天津回到北京。我没有等来邮寄合同的快件。电话里传来的是李女士无奈的声音:老板又变卦了。她又看中其她女演员了。
亲戚和朋友都鼓动我打官司,说至少也要把那些背信弃义的人拉上道德法庭。而我却告诉我的亲人和朋友们,与那些不讲理的人去辨别是非,只会是瞎耽误工夫。剧组三番五次地耍我,固然不对,如果他们真的是因为寻找到更合适的演员而为之,倒是情有可原。再者,如果我不是剧组的必然选择,那恰恰说明我有不足之处。
不幸是一种特殊力量,我要借助这种力量从精神和知识等多方面强化自己。观众的认可,对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认真演戏,老实做人”是我永远的信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