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2002年开始至今,招行的信用卡发卡已经接近700万张了。
"一卡双币全球通用"、"大额交易短信提醒,消费明细Email告知"、"境外消费人民币还款"、"与一卡通绑定自动还款"以及便捷的网上银行服务等都是招行领先推出的很实用的功能,尤其感到方便的是:招商银行信用卡是国际标准的信用卡,刷卡消费时只要签名就可以了,无需出示身份证件或输入密码。
我是招行信用卡2002年在北京开始办卡时的最早一批用户,用了几年确实感觉很方便,甚至从未感觉招行网点少给我带来不便。因此,早已把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准贷记卡都弃用了。
我一直对数字很不敏感,记性也不大好,再加上大大咧咧的马大哈性格,所以从来没有关心过帐单。虽然招行的帐单系统很不错,每月有邮寄,网上随时可以查,每次的消费会有E-mail提示(经常被邮件系统默认置入垃圾箱),并且在异地的稍大额度消费时还时常会有短信的提醒……
我很少会看帐单,反正也设了自动还款,基本上不用去操心。上个月感觉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额的消费,可能是刷的次数比较多吧,被短信提醒这个月要还款1万多块,这才想起来看看帐单。呵呵,单笔消费都不太高,但加在一起可就不少了;-)
在"交易摘要"栏中,有近2/3的交易注明了商家的名称,剩下的1/3则写着"一般刷卡消费",不知道在哪里花的钱,看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数额,有些能回忆起来,有些想不起来了。
由于这几天的新闻中报道了几起有关信用卡的案件,心中有一些疑虑,所以随手就打电话到招行信用卡的客服中心问问。
顺便提一句,招行的信用卡客服有一个800的电话,但是手机拨不了,希望能再开通一个4008的电话,免得让我们拨长途。携程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用常用的电话拨过去客服就能称呼出我的姓名,不需要像招行那样又是身份证号又是密码的输入半天。
客服的态度很好,但是她在系统里也查不到是在哪里消费的,她告诉可以去"调单"查询,但是时间会比较长,并且查询出来没有问题的话我还得支付50元/笔。
在与客服的交谈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很危险的隐患。那就是,招行对签名的POS单通常并不去做验证,也就是说:只要在POS机上刷卡通过了,就被默认为交易成功。所谓的"签名"仅仅就是一个形式!
招行的信用卡刷卡消费时只要签名就可以了,无需出示身份证件或输入密码。但是信用卡的卡号是公开的,卡上磁条的规则又是统一的(需要符合银联、VISA、Master等规范),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啊?
回忆刷卡的经历中,在似乎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商家是刷完卡之后要等我签字并核对笔迹再还给我卡以外,在国内的很多的地方都是刷完就先把卡还我了,签字根本都不看。曾经还有一次,收银员要求我用正楷签名,理由是我签的名字她不认识……
其实大部分的收银台都有验钞机,她们在收现金的时候大多都会仔细辨认真伪,因为如果要是收了假币,收银员自己是要承担的。刷卡其实理论上说也应该要核对一下签名,这样才是对客户,也对自己公司负责的态度。
收银员对于刷卡客户不去验明正身的理由主要是因为没有意识,收了假币她们自己要掏腰包,所以非常谨慎,然而对于刷卡则没有这样要求。
仔细想来,那些核对签名再还卡给我的国内商店大多是比较早开业的大商场,在中国信用卡还不普及的时候,那时只有一些大的商场才有刷卡设备,当时的收银员接受的培训也都是相对规范的操作模式。
但是近年来,随着借记卡的率先普及,可以刷卡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而借记卡与信用卡不同,输完密码就了事,不需要核对签名。但是由于很多收银员的素质不高,再加上培训不到位,导致现在很多的收银员根本就分不清借记卡与信用卡的区别,所以也都是一刷了之。
另外一方面,有些银行为了追求POS机的覆盖面,降低POS机的使用成本,将原本规范的无碳复写三联单简化成了热敏纸。节约成本无可厚非,但是把一件原本很正式的事情搞得很不规范则是不可取的。简化了之后的后果就是让收银员们也不把刷卡后的核对签名当回事了。
呵呵,分析了两个原因其实都不是招行的错,但却直接影响到招行客户的帐户安全和招行的服务问题。不知道招行如何能够化解?
招行发卡已经接近700万了,每一笔都去核对似乎确实不大现实,并且很多交易还是跨行的。但是招行信用卡不需要密码,这是不是就会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呢?
我是很喜欢不要密码的方式的,签个字很帅,而且这样才能体现出"信用",但是安全如何保障?
"招商银行,因您而变",不知道招商银行看到我这篇危言耸听的标题之后将如何"变"?!
PS:
似乎在与招行客服的交流中还得到一个信息,如果调单后发现签名与本人不符可以追回款项。呵呵,我不知道是不是以后可以故意胡乱签名,然后再去让招行调单,并退还消费款
;-P
也许很多人都这样做了之后,商家就要开始对收银员们进行信用卡操作规范的再教育了;-)
前一篇:CCTV 年度车模评选颁奖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