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闹中转身
(2009-08-02 16:06:27)
标签:
互联网风险资本准电子商业模式杂谈 |
分类: 旧作入博 |
1999
从小众走向大众
炒作让位于操作
产业开始大分蘖
新生代颠覆传统
1999年,互联网商家的炒作登峰造极,但是从整体上看,炒作让位于操作仍然是主流所在。这个充满诱惑和争议的行业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了自己的转型之年。
1999年,互联网在中国有9多,一是比赛多,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知识大赛、主页创意大赛、网络小姐大赛让人应接不暇;二是评选多,网上名人评选、网络精英评选、IT笔杆子评选等眼花缭乱,以至于有人说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排座次了;三是拍卖多,汽车、手机、电脑、个人主页等纷纷被拍,一元起价等招法层出不穷;四是名人多,无数内地港台名人纷纷上网开聊;五是准电子商务多,动不动就有人宣布进军电子商务;六是专业网站多,大家不再一窝蜂追逐大而全的商业模式;七是风险资本多,虽然禁令连连,但外资涌入势头还是凶猛难挡;八是争论分歧多,热点话题多,而且讨论一不小心就走出了IT。
1999年还有一多,网站给自己做广告的越来越多。搜狐、MYWEB、找到啦、百特门等网站开始大量在各种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搞一些活动,策划一些卖点,召开一些发布会,通过报纸、电视刊发一些新闻。
炒作开始让位于操作。
可以说,网络内外一天胜似一天的喧哗与吵闹是过度炒作的结果,更是网络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吸纳和整合更大范围的资源的结果,是网络在信息传播与社会经济等层面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充分体现。1999年的互联网网民队伍开始由“小众”走向“大众”。作为一种力量,1999年的互联网开始真正让人们“有所感受”。由“小众”走向“大众 ”所迈出的另一大步便是互联网走出IT,1999年的互联网经济开始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深度结合。也许再往后,“互联网不再是互联网行业的事情”,就像搜狐总裁张朝阳说的:“我们所打造的只是一个平台”。
1999年,风起云涌的网上创业热潮以及风险资本催生之下新兴网站的成批出现,既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崛起的象征,也是互联网产业转型的预兆。如新浪网总裁王志东所说,“互联网上比残酷”,将有一大批新生者成为过客,但同时也将有一大批传统互联网企业在风潮中倒掉。新兴网站当中“跟风”者甚多,但专业网站的成批量涌现并非偶然,新网络企业的创立让不少人感到,其实这个行业秩序的形成才刚刚开始。咄咄逼人的初来乍到者看上去更像是传统互联网理念的颠覆者。
1999年,网络产业的分蘖以及产业链条的形成步伐加快。
网上新生代的崛起与传统互联网公司的坚守形成明显对照。1999年对一些“老”企业来讲是百招齐发却又突而不破的一年。突而不破,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与观念滞后的结果,也是曾经光耀一时的商业模式想在修修补补中等待收获期到来而不得的结果。
1995—1999,5年时间走过了拷贝时代的繁荣与凋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美国版本仍将是非常重要的参照对象,但是在拷贝的同时,必须有更多完全本地化的创新。互联网是全球的,但首先必须是中国的。在此意义上,现有的技术、功能、服务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网络小姐们的“批判”并非空穴来风。
不断创新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互联网经济的核心精神,提供更为优越的服务则是网络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必经之途。 (胡延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