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骨

标签:
旅游 |
分类: 天涯路 |
http://hiphotos.baidu.com/%D0%AC%BA%D0%D2%BD%D4%BA/pic/item/0e5ba302e566e2aed43f7c95.jpg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说到此节,我们的声音已然同时发出。
何为建安风骨?
有“风”,又有“骨”。风不难解,自上古至春秋,处处都有这“风”。后人且有“风骚并御,芳不得薄兮”之“迷不知吾所如”的诗句。
这骨又从何处生来?世间说骨,往往为忠臣烈士之遗骸,至于文章华彩中之“骨”,又会是哪些磨牙吮血的孽畜留下的悲剧种子?
建安。恰恰真是天下大乱之后留下的一点重生血脉。
去年越太行,巅峰喜赋诗:“喜看沧浪清如许,太行山上可耕田。”虽不免效仿前人故事,终究“览物之情,得无异哉”?
今年越太行,逆行韩信旧路,攀越程婴之峰,又是一番新气象。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新绛旧绛,曲沃翼城,多少春秋故事。
我赵氏,自造父驯马,叔带奔赵;赵衰随重耳出奔,赵盾掌相国天下;搜下宫,救孤儿; 简子与先生东郭,无恤守晋阳孤城;三家分晋,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庞谖、李牧……却总不忍得见,赵家与众卿联手,晋臣合计逐栾盈,叹那水中的死亡……
曾入北太行山脉,考察平型关地理,更知115师将士大智勇。为将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当为常态。至于瞻前顾后、首鼠两顾之事,当不为吾辈所为。
六年,不是个短日子。
前途路远,一路保重。这话说了多次,可是这一次,却是说给自己的。
多少先辈,曾将万里关山踏破。
区区行者,焉将何为?
且行且驻,且歌且舞,且挥且哭,且收拾且告诉——
于山之巅,不思其途远;
于水之畔,不畏其巉岩;
忽然想到曾经的莱因河,那九年前发下的“宏愿”——乘船顺流下莱因——已经偏废。无非自法兰克福至科隆的水上旅途,竟没能变为现实——
还是,会有那么一天。
只得用前人的诗句了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009年7月12日,暴雨大至,夏闻夜喜,兆头示好。然,何为奇绝?
那或许,也蕴藏着,建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