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退赛是英雄之举

标签:
评赛观赛体育 |
分类: 奥林匹克行动 |
本来题目想写:《辱骂刘翔的都没参加过体育竞赛》
道理还真就是这么回事,但凡曾经参加过体育竞赛的人,不论学校、机关、公司、社区,都会了解竞技体育的基础知识。对于刘翔的抉择,一目了然,绝无腹诽。至于那些没参加过体育竞赛的,自然不免生发出诸多小人猜忌,以辱骂刘翔为体现自我的方式。
辱骂的人很多。
这说明,奥林匹克运动在我们的国家开展的确实还不够普及。
刘翔有没有伤病?
这事早就一目了然。
有。
赛前田径队已经给出了许多信息,稍微一总结,就知道刘翔有伤。
田径队,乃至于各个运动队,运动员有伤的情况,比比皆是。放之四海,全球亦同。
刘翔这 110米栏,是一种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运动。在这短短的十数秒中,身体各部位承受的压力动辄以吨计,才创造出了飞人的奇迹。对此,各国运动员都经历了“非人”的训练,对于每一条肌肉、每一块骨头、每一处关节的锻炼。
什么叫极限?
就是一不留神就能够超越——造成人体残疾的运动。
为了挑战人类的极限,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在刀刃上跳舞。训练量轻了,没前途。稍微重些,很可能就超过了极限,没来及挑战,残了。
事例,屡见不鲜。
刘翔有伤,为什么不早说?
原因就复杂了,各家名人都有论断。但这原因不在刘翔自己,在于我们的领导和机构们。总有些尺度要把握,总有些可能要争取。
刘翔为什么不能发扬拼搏精神,奋力一搏,一不留神,还能杀出个黎明哩!
这种论调,可就是说梦话了。
假如,刘翔参加的是篮球赛或者足球赛,腿部韧带出了问题,坚决不离开球场,还真的不会一点作用没有。因为,运动员呆在场上,总算是能够占据一个点,并且控制几平方米的空间,假如能够稍稍移动,控制的范围立刻超过十几个平方米。就算动作笨拙,也算能稍稍阻挡一路来敌啊!抱住人家犯规也值了。
但110米栏完全不同。
110米栏,以及各种短距离的径赛项目,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精准的比赛。差了气口,差了节奏,差了半步,就完蛋了。这种极端的背后,是对运动员身体的极限要求。
极限要求:在自己跑断胳膊断腿之下一点点的指标要求。
刘翔已经带伤,他根本不能去冲击极限。
这种冲击在开始的一瞬间——还没有提升到接近极限的水平上——就会以所有善良人都不愿看到的情况结束。
认识你自己。
刘翔认识了自己。
血洒赛场,和四年后卷土再来,哪一个更高贵些?
屠岸贾围下宫搜孤,程婴和公孙杵臼商议:死和救孤儿,哪一个更难?他们知道,救孤儿更难。于是,公孙杵臼选择了死,程婴被公孙按着选择了救孤儿。程婴的英雄路,痛苦异常。这就是千古绝唱《赵氏孤儿》。
假如,刘翔在飞越第一道栏时,韧带断裂,腿骨损伤,鲜血一点点滴洒在运动场上——这将是多么动人的场面!亿人泣泪横流,全球同此凉热,刘翔一下子就成了追求意志胜利的最强者,这次高贵的失败和雅典的横空出世结合在一起……这种社会形象,这种戏剧传奇,刘翔在大众传媒世界中,彻底成名。
唯一的损失是,刘翔不再有健全的腿,之后的一生,他都将无法参加他曾经奉献了一生的110米栏。
选择哪一种道路?
宵小日吠,这是所有英雄都在面临的景况。
假如每一个人都曾经参加某种体育竞赛呢?也就知道轻重了。
可以说,对于刘翔退赛引起来的诸般争议,反应出的,最深层的,是我们国家体育运动并未深入社会深层的问题,这正是举国体制的不利之处。
很多人说了,不就是右脚根腱伤吗,俺脚也疼过,还痛风呢,忍忍不就过去了,才跑十几秒,至于吗?
还有人说,早就看出来他怕了洋大人,装病躲比赛,装孙子!
更有人说,上海人,广告做多了,有钱有别墅,给自己找后路啊!
人心险恶,更多却源自无知。又要提到特尔斐神庙上那五个字:认识你自己。
“全民健身”,任重道远。
刘翔没有继续比赛。
他有可能保住了一条腿。
他有可能“修复”自己的腿。
他有可能重新恢复训练成绩。
他有可能在四年后出现在伦敦,那时候,他不过29岁。
他有可能——
在今天取得某种虚幻的名誉,不如在日后进行真正的决战。
在屈辱中度过1461个日日夜夜。
然而,只要有一线可能,就要等待这样的决战。
这是刘翔的选择。
假如他血洒赛场,那反倒是懦弱的表现。
退出是最容易的,有一千种托词迷惑着脆弱的大众。
这世上既然有“辱”和“重”,你就要去“忍”和“负”。
如果你是个男人。
刘翔并不退出。他用一种承接着屈辱的方式,用生命去证明,上天早已注定的,真英雄,会是怎样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