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表演艺术! |
上海电影节影帝马国伟,是《千钧一发》的主演——主人公老鱼的扮演者。他不是职业演员,真实身份,是哈尔滨城区一个派出所的所长。
高群书导演的《千钧一发》在上海电影节上斩获两大奖,原本在老赵意料之中。早在一年前,老赵就曾预测,《千钧一发》必然获得诸多奖项,包括未来的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不想,在所有这些评奖到来之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千钧一发》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群书两部影片的研讨会,电影局均邀请老赵参加。第一部是二○○六年夏天的《东京审判》,第二部就是2007年初秋的《千钧一发》。两次会议均在资料馆会议室举行,第一次几乎集中了国内所有的著名学者,第二次则只有十位,但其中包括胡克、尹鸿、傅红星、赵葆华等学界主将。
《千钧一发》说的是,在哈尔滨旧城区,有犯罪分子埋下连环炸弹,试图制造重大事件。警方,却没有香港电影里那种拆弹专家和飞虎队,只能弄来干警老鱼尝试着拆除炸弹。老鱼没受过什么特殊训练,但有着独到的土法感觉。于是,老鱼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个拆除了炸弹。老鱼是个普通人,为了孩子的工作,为了自己的家庭,要么托人情求领导,要么腌咸鱼对付生活,总之,活着不容易,可还活着。作为一个警察,可以说是惨透了。然而,当警方的工作任务派下来时,老鱼没什么犹豫,说干就干,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拼了命地干!
马国伟是哈尔滨的派出所所长,过来敬酒时,一派英俊潇洒气派,特别是警服穿在身上的时候。可是在电影里,老马很有些窝囊,让人看了就窝心可又同情——电影中对于警察的这种定位,之前可是少见的——咱们中国电影,一直在进步中。
到了最后一关,老鱼知道得拿命换了。电影的结构从来如此。托付了后事,让一帮警察同事推开——其中包括对他有点意思的女警察,由全片中唯一的职业演员师妹潘娟扮演——老鱼就把炸弹弄响了,他的下身被炸飞了……
研讨会上,老赵说,全国170万干警,差不多近800个百姓一个警察,可以说是全球人口比例最低的警察数量。我们一个警察,干着人家国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警察干的活,实在是困苦不堪。基层的情况尤甚。话说着,对面坐着的一排警察都动了容——警监警督警司——其中就有警察身份的编剧,还有齐齐哈尔公安局的局长,在电影中扮演哈尔滨的局长。
咱们的警察,是很不容易的。
老赵对于纪实性电影的见解,得到傅红星馆长的高度赞同。红星老兄……
然而,《千钧一发》中,最让人动容的,却是哈尔滨这座城市。哈尔滨,“晒渔网的地方”,东方莫斯科,全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如今,却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处处残垣断壁,处处百废俱兴……炸弹没有爆炸前,已经不成了样子,这,就是东北老工业城市改革的阵痛吧!
群书,你的意识,老赵明白。
马国伟是个好演员,我佩服群书的勇气与眼力,虽然他已经是拍纪实性警匪电视剧的成名高手,但是在这样一部影片中使用非职业演员,还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虽然国伟不是职业演员,但他最适合这部电影,他的演技,无可指摘。这也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生出的人的力量,一人,可见一座城市。
结果,证明,一切都恰如其分。
马国伟来敬酒时,老赵和胡克等各位老师都站了起来,这是对老鱼的致敬,是对国伟的致敬,更是对他精彩表演的致敬。
好的表演,不是呲牙咧嘴、制造表情,而是对于一种生命状态的体尝。
此时,在我们的同一桌上,还坐着电影中主人公的原型,齐齐哈尔公安局的警察,老于。
老于=老鱼。
老于的眼睛,由于在最后一次排爆中的遭遇,已经微眇……
老于的旁边,还坐着他的老伴。
当国伟和老于碰杯时,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包括他的同志和领导们,包括我们这些所谓专家们。在用生命换来的光辉面前,我们都升出无限敬意。
马国伟,影帝,所长,老鱼,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评论参见:
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报告(表演部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