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 |
今天应著名的赵宁宇老师的要求,也抱着一颗极度好奇的心情,我们一行五人不远万里花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北京电影洗印厂与柯达公司合办的华柯公司。可能大家不知道华柯的名头,但是说出《投名状》、《赤壁》、《集结号》等国内头号大片都是这个公司负责洗印的,大家应该知道该公司的实力了吧。
这个世界级的洗印公司着实难找,进了北洗厂,绕过九曲十八湾,最后在路的尽头——垃圾堆的对面,找到了华柯公司的牌子。推门进去,真是别有洞天,看图
随后,负责人热情地把我们请进了里面的会客室,我们立刻提出了我们最过分的要求——每人来个胶片盒和一些废胶片。没想到负责人更加过分,不由分说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白白浪费了班长同志准备良久的大段劝降词。过了一会,他抱来一堆胶片盒,有16毫米的,也有35毫米的,还给我们拿来了一些洗印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胶片。
经过负责人一番苦口婆心的讲解,我们几个糙人才渐渐明白了一点。胶片从机器取出,经过冲洗,然后弄一个底片拷贝,再鉴定胶片画面有无损坏,需不需要清洁,接着要接胶片,胶片转磁盘进行剪辑。当然这时候的胶片分为画片、声底和字幕。当然,吸引过程中还有中间片,就是同一个场景要用到两次,就要把这部分场景的胶片作一个复制的中间片。而有些特技镜头则是胶转磁,即用电脑做成之后转为胶片。当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双片送审,即把画片和声片送到有关部门接受审查。通过之后洗印成正片,此时声音、画面和字幕都汇在一份胶片上,对正片不断地复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拷贝。
总之就是这样吧,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已经过去。在我们喝完了五杯雀巢果珍后,负责人已经是精疲力尽了,我们不敢再次放肆,寒暄了几句,多次表示感谢之后,怀抱着一堆胶片盒和胶片,窃喜着踏出了厂门,出门时,门卫狐疑地问到:“你们这是?”“胶片盒。”我们悻悻地答道,好汗呀。
我们热情、英俊、潇洒的班长说明来意,一个美丽的妙龄女子接见了我们,原来是市场部的经理,以及其令人酥软的声音告诉我们由于最近特别忙(估计《集结号》、《投名状》都在赶工呢吧),无法满足我们参观洗印车间的要求。但是为了弥补我们失望的心情,经理指派了一个负责人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胶片的原理和洗印的大致流程。在等待负责人的时候,我们溜进了一个胶片室,好壮观啊!
我在旁边的车子上发现了陆川《南京!南京!》的胶片盒,好是兴奋!
这是赵薇《夜上海》的拷贝欧!
前一篇:金鸡,夜宴——夜宴,金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