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劳动节是为了纪念劳动,可是我们却选择在那天休假,而不是劳动,总觉得在这日子中,应该做一点劳动才对。
很高兴先前在意大利播放了十四岁时的《智勇三熊》,初时还担心他们会不懂一些广东口语的「食字」笑话,幸好得到Tim Youngs的帮忙,英文字幕翻译得很好,有一些趣味才不至Lost in Translation。感到兴奋的是,播放完后观众的热烈反应,和有几个影展都前来问我,能否于他们的影展中放映,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香港或内地跟观众分享这些孩童时候的片段。
收到很多网友的电邮,问到如何加入电影圈和如何开始创作。我的意见是,大家总是讨论电影讨论得太多,要是热爱电影,想加入电影圈的话,就需要动手创作,你要透过实践,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现在的拍摄成本,已经降低至并非个人不能负担,拿部DV就可以开始拍,一部电脑也能做剪接,只有拍出来才能找到机会改善。
老是坐着等待电影公司投钱进来,说实话,这样既花青春又不实际,电影有点像拳击或芭蕾舞等艺术,跟体能有很大的关系,要是太迟开始的话,很难有重大的突破性成就(当然也有些例外),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时间来沉淀,要是太晚才开始的话,到你得到后,身体已经没法支撑你去把思想呈现出来,这不像写小说或画画,能够较轻松的去呈现,因此尽快投入,才是最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