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难开

(2006-08-16 13:01:34)

        由于有些族人余下牲畜不多,因此都极力保护,他们在地上用有刺树枝围上一个人畜的生活圈,那大概跟两个篮球场般大,泥屋和茅屋都建在四周角落,中间就是给牛羊生活地方,这样方便族民看管牲畜。只是如此人畜杂居,令生活环境变得甚差。牛粪已不是被厌恶的东西,而是土地的养分。

 

        当族民邀请我们进入屋内时,我努力避免踏上地上新鲜牛粪;只是对家中小孩来说,反正都是赤脚,踩上牛粪或泥土都没有分别。眼看小孩踏上牛粪,那新鲜湿滑的牛粪在他们小脚趾间挤出来时,我觉得还是有点分别。

 

        初来到灾区,你会发现不少族人彷佛都涂上眼影,但靠近细看,才知道那是一排停在眼肚上的苍蝇。当地人不像我们,有苍蝇碰在我们面前扰攘,我们仍会努力用手拨开。可是对他们来说,苍蝇并不是一群不速之客,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跟苍蝇共享的,因此他们对拨走苍蝇的兴趣不大。四、五岁的小孩没裤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停满苍蝇的小鸡巴。

 

        我和林一峰努力不在他们面前拨走苍蝇,免得让他们觉得我们无法适应。可是当录拍赈灾的呼吁时,我们说话时总是吞吞吐吐,摄影师问我们是否不记得呼吁的电话号码,我很想告诉她:「不是,只是有时无法张口,因为有超过十只苍蝇在嘴边停下,等待着我们开口冲进去。」对那些苍蝇来说,那是一个荒漠的甘泉。(肯尼亚之行 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错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