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媒体就经常拿着我过去的作品,来预测《伊莎贝拉》「难触熊掌」,这实在教人有点不满。既然媒体都没看过这部电影,怎能用过去的喜剧来判断《伊莎贝拉》获奖的胜算?曾拍喜剧的我,幷不代表他一定只拍这种类型的电影,人也可以有多方面的发展。
所以每次记者叫我对这样的评价作出回应时,我只能够简单告诉他们,选这部片进去竞赛单元的,不是那些不看好的人,而是柏林的评审;决定我能否拿到奖的,也不是那群不看好的人,而是柏林的评审。因此这跟这些从没有看过电影而不看好的人,或我有否信心之类,根本完全没关系,那么我们为甚么要在报纸上讨论着这样的事情。
拍摄《伊莎贝拉》,我觉得是一个很难得的经验,因为这是我和杜汶泽很多的第一次。首先我们俩合组了「不是兄弟」制作公司,这部电影就是我们公司的头炮。而我和杜汶泽都是第一次当上了监制,而他更是首次成为男主角。
而更重要的,就是当我过去都是以拍摄喜剧为主,而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时,我俩合组一间公司去拍摄电影,头炮却是拍一部非喜剧的电影,这样对投资者来说,确实很难想象。过去我们在把《伊莎贝拉》这个拍摄计划向其他投资者推介时,他们都对于我们拍非喜剧表示怀疑。在花上很长的力气后,最后终于找上了寰亚电影公司老板林建岳先生愿意投资,我觉得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也是对我和杜汶泽投下了信任的一票。
我总认为,一个导演应该尝试向不同片种发展,不要局限在某一个类型之下,因为这是一个创作人的天职,那就是要向不同类型作出探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