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5月31日

(2011-05-31 23:19:17)
标签:

赵燕國彰

中美

正·青春

恰同学少年

电影

娱乐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icon/caff.png

582期

Nov15-Nov21,2010

從實力派知名演員到創作型全能導演
2010年中美電影節參賽作品《正·青春》導演趙燕國彰專訪

本刊記者 予馨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6.jpg

 

2010年好萊塢中美電影節即將隆重登場,知名演員、導演趙燕國彰先生擕作品《恰同學少年》、《正·青春》,其中影片《正·青春》為正式參賽作品,並將舉行首映儀式。影片《恰同學少年》將參加本屆電影節展映周展映。趙燕國彰先生在10月6日作客EDI鷹龍傳媒旗下1370AM洛城電臺《城市追蹤》欄目,暢談創作之路,並於次日出席本屆電影節的第一輪新聞發佈會,成爲第六屆中美電影節中與媒體和觀衆見面的首位電影人。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7.jpg

摯愛一生的藝術之路

趙燕國彰選擇了一種十分與衆不同的方式來紀念一位元頗有造詣的老藝術家,他的啟蒙老師張桂霞,和母親張敬梓,將自己原來的名字趙燕國改爲趙燕囯彰,讓兩個母親的姓氏永遠陪伴自己,提醒自己永遠不忘這至深的母愛,和母愛一般的師恩。

13嵗入門學藝,戲曲老師的最初教育和引導,讓他至今受用不盡,從此開始了摯愛一生的藝術之路。趙燕囯彰對於未知的事物充滿著永恆的好奇,不僅用心學習戲曲、舞蹈、編導、電影,甚至還曾經跑到新加坡學習了一年的經濟管理。

上學早,再加上跳級,趙燕國彰始終是好學生,乖孩子。但在讀書的時候,他的文藝方面並不突出,最好的反而是數學。中學的數學老師至今見到他都依然耿耿於懷,嘆息當年那個無意中超越了課本的天才少年,一不小心作了藝人,不論如今他擁有了多少粉絲,不論他完成了多少好作品,在老師的心目中,仍然比不上當一個數學家。

雖然趙燕囯彰最後在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中選擇了後者,成爲來自河北省的第一個本科生,但他仍然非常醉心於數學那無限大的純淨空間,和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仿佛剝離外部,進入了另一個空間,尋找更深層次的真相和真理。

以至於常有影評人說,趙燕國彰的電影特別複雜,應該是中國新電影的起始。中國過去的電影都是拿著望遠鏡看世界,上下五千年。可是趙燕國彰說,我希望我的電影是拿著顯微鏡,進入到更細微処發現更廣闊的空間。人類的情感,包括生存方式的轉變,並不是在大的、宏觀的事件當中的,而往往是在人的內心深處,非常微小的感悟或衝擊,有可能就此改變了一生。而創作者能夠以這樣的出發點來拍電影的話,一定能夠讓很多觀衆又非常深刻的思考。

雖然當導演比作演員辛苦,但是能夠更盡興地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在成功的創作了《恰同學少年》和《正·青春》等影片之後,趙燕國彰說,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此後的藝術之路將要完全轉型為導演。他說,上過電影學院的人都有一種上癮的電影情結,自己也不例外。大學畢業後還在新加坡一家國際文化交流公司任副總,後來又到瑞典,幹得好好的,可心裡總覺得有件事沒做好,那就是想演電影、想拍電影。就是因為這種情結的困擾,無法擺脫。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1.jpg

實力派知名演員

作爲演員,趙燕國彰學過4年戲曲,還學過4年舞蹈、編導,並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出演過多部電影、電視、舞蹈、戲劇作品。從戲曲、舞蹈到電影一路走來,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功底讓趙燕國彰收益良多。

對於每一個演員來説,能夠把衆多英雄形象與自己聯係起來是相當幸運的一件事情。而作爲職業演員,趙燕囯彰堅信,要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戯中的人物。他說,我覺得自己運氣挺好的,能一直幹著自己喜歡的事。但是更希望能夠不斷地迎接挑戰,更希望能夠不斷地挑戰自己,挑戰新的角色。

當演員的趙燕國彰一定是個令導演頭疼的主兒,因為即使是非常普通的角色,都會留下他強烈的個人符號,是國內少有的可以憑自己的理解就把角色演出彩的人。趙燕國彰不屬於眼下流行的那種“帥得一塌糊塗”的偶像派,卻擁有殺傷力極強的眼神,演員的一個眼神就足以演活一個人物,這就是趙燕國彰在鏡頭前最大的賣點。

趙燕國彰主演的每一部作品的題材和角色都不同,但他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反派形象,最深入人心,並且廣爲人知,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連他自己都承認一度演反派上了癮。但無論從黑幫老大,到軍人員警,再到旦角青衣;從市井平民,到高官鉅賈,再到英雄人物,他不斷嘗試,也無不入木三分。趙燕囯彰說,我無法變成一千張臉,但是,我可以從事一千種職業,而前提是,我必須非常謙恭的學習,學習每一個角色從事的每一種職業。

他一直為他的每一個角色付出,而不是單純的享受。包括最深受歡迎的電視劇《插翅難逃》中的張志豪,之前,趙燕囯彰不賭,也不喜歡,但是爲了劇情的需要,還數次跑到澳門專門去看、去練,所幸並沒有上癮。

電視連續劇《威脅》是中國第一部涉及安全法題材的作品,趙燕囯彰飾演的副市長夏野同樣深入人心。爲了這部劇,他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各種官方檔,研究政府官員特有的情愫表達,以至於很多劇組人員私下裏問他:您在政府部門工作過多長時間。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8.jpg

而看到趙燕國彰當年為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梅蘭芳》選角時的的梅蘭芳定妝照,很難想像,面前這樣一位十足男子氣概的“銀屏硬漢”,眉宇之間毫無陰柔之氣,卻一度成爲梅蘭芳一角最有實力的競爭者。雖然最後因爲其他原因與《梅蘭芳》失之交臂,但是仍然得到了諸多影評人的認可。尤其是他的演技、神情和戲劇功底等更勝一籌,特別是眼神。後來,趙燕囯彰終於完成了這個心願,在影片《春打六九頭》中親執導筒,親自上陣,憑藉深厚的藝術功底,全身心的演繹,終圓男旦夢,成爲又一部電影力作。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10.jpg

創作型全能導演

作爲導演,從《恰同學少年》、《正·青春》(原名《土與火》),到《春打六九頭》,趙燕國彰依然延續以往超強的創作能量,集導演、劇作改編、主演于一身。以前衛、時尚的電影語言,娓娓道出一部部具有厚重的文化色彩,獨特的時代風格,鮮明的地域特性,盪氣迴腸、直指人心底的人性讚歌。

由中國電影集團投資的影片《恰同學少年》被評價為中國新電影的起始點,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發來的邀請函上寫道:本片美麗、高貴,運用了創造性的電影語言,獨樹一幟,詩意的反映了當代中國。

作爲編劇和導演,趙燕囯彰想要呈現給大家最美的,並且會讓觀衆會覺得,完全不是填鴨式的被動觀看,而是主動參與其中,主動思考和判斷。他說,從編劇到拍電影就像是小孩子,最初,是你給了他生命,但等到製作完成之後,他就像擁有了自己的生命一樣,他會沿著自己的生存方式,決定在什麽時候,在什麽的情況下被人們認知。

這個片子一開始很多電影人都看不懂,恰恰相反的是老百姓開得懂。趙燕囯彰正是在摸索中採取了非常中國的傳統方式。中國的傳統戲曲中,我們看到的都是“大寫意”,也就是摒棄贅述,三言兩語交代清楚,而更關注的是人物的心理發展與變化,用大段大段的心理獨白無限拓展空間,來詮釋下一步的行爲,和事件的發展趨勢。

作了導演之後,趙燕國彰對表演熱情不滅。做演員時,他的很多作品都被冠以“第一”、“首次”,甚至“里程碑”等高評價,拿起導筒,他仍然不斷創新,要走不同路。他說,對於新鮮的探求是生命最具吸引力的,重復會讓我覺得疲憊,是對生命的浪費,這都是性格使然,似乎也特別適合從事演藝事業。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11.jpg

《正·青春》

一個酷酷的導演用了一種酷酷的方式演繹了一場酷酷的青春之歌,正如導演趙燕囯彰的名字,這是一部同樣充滿著神秘質感的影片。對於《正·青春》,趙燕國彰希望有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更希望走出電影院的朋友能告訴他們的朋友,這是一部真誠感人,能讓人回味的電影。

“正”,有多重含義,正在、正好、正點……在行進中膠著,以及對於自我的堅持,對於正確的堅守——不論發生什麽,我在這裡,我,即是守衛青春陣地的戰士。“青春”二字,似乎不用更多解釋,有關青春的電影非常多,而大多數青春電影又與愛情、荷爾蒙有關,是年少不經事,也是後悔莫及的代名詞,青春充滿著憧憬與美好,也有著難以回避的傷痛與失落。

而在《正•青春》中則是將青春推往極致或是說是懸崖的境地——反映社會中最隱秘最邊緣的行業正青春的男女們,愛情與欲望並舉,迷失與純真交織,一切都是極端的殘酷。欲的愚蠢和愛的聖潔被導演的調色板混合在一起,導演卻在最後告訴你,儘管生活周遭的一切都是可能假的,都是排演的,但至少愛和美還真的。

人,是因爲受到了保護,還是因爲保護了別人而使得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寬慰和釋放(釋懷)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2.jpg

給予和索取,哪一個能夠讓人感到更“滿足”“,更踏實”。當你的付出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別人,爲了家庭,那個時候,你的成就感會更大,你的成功也就會越大。而這些情感的反思,最初是隨著趙燕囯彰自己孩子的出世、成長,而逐步完整建立起來的。

《正·青春》所展示的正是趙燕國彰一直探尋的主題,這位獲得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學士學位的電影人在影片中聚集了他關於青春,電影,生活的多重思考。將多種敘事、風格混雜艱辛糾集在了一起,得到了完滿的大結局。

影片延續了導演趙燕國彰以往的風格,更加順暢,更加嫺熟,更加通透地展示了人物的心理空間。而片中的聲音效果也更多地融入了中國戲曲的元素,一反傳統的羅列堆砌,僅僅保留每個場景中最爲悅耳的聲音認知。

更值得一提的是,好萊塢的專業製作公司給予了這部低成本獨立製作的片子極大的支持,不計任何報酬的為全片染色處理。使得全片非常絢麗、醒目,讓觀者身心愉悅,更分別烘托出了戯中每一個場次的鮮明特性。這不僅在中國電影,甚至在世界電影中,也很難有一部生活片,可以做到這樣大膽地採用全新的視覺效果。

趙燕囯彰最後笑著說,從演員到導演,到最近這幾年才突然醒悟,應該趕快讓觀衆熟悉自己的名字,這樣才能有更好的交流,才會有更多的機會。但他隨即恢復了一貫的謙遜說,做了很多,談不上成功,只是希望平等的交流。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4.jpg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5.jpg
http://citynewsweek.com/images/582-img/58202/0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