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中国人不太留东西的,想找一个当年那种办公桌就找不到。
要在现在女孩中找到和小说描写一样的根本不可能。
张爱玲写的这个东西,如果真人演出来,真的不合理,很可笑。
有点像狂想曲,真实性十分可疑。
她写得那么小心,28页小说花了她十年时间。
张爱玲聪明,她晚期的时候,避掉了很多东西,里面又藏了很多东西。
迟迟下不了决心,这么多年,拍完《断背山》后,
再拿出来看的时候,突然下了决心,
可能是张奶奶在冥冥中叫我吧。
张爱玲的作品,这是写得最精简,可能是最精彩的一部。
她在比较晚年,花了十年的时间写的。
特写都在她身边、她熟悉知道的事情。
她的眼光在里面,好像是她的自传。
她对爱情的牵情之作,这是相当明显的,虽然只有28页。
不像她年轻时候作品那样,太多华丽描写。
用一种离经叛道的眼光,看所有事情。
小说里的杀气,是指她所营造的那种绝望气息。
时代的绝望,情感的绝望,包括心理的绝望。
一直被她故事中,隐藏的神秘震慑。
一种逃不出的困惑。
这么多年,决定拍摄这部电影,是为了寻找里面的答案。
这个过程对我很重要,可能答案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具体的结果。
每个人心里,都有离经叛道的东西,有的敢讲,有的不敢讲。
靠艺术手法,情感真实,角色真实,让人投入。
投入就会产生共鸣,离经叛道就不会在道的上面演绎某种东西。
人性上面采取一些同情和共鸣的态度。
不可能每个人,每样东西都很合格,不是工厂做出来的人。
道德、需要艺术这些离经叛道去探讨在道德外的东西。
情感、感觉的东西,做人性的滋润、了解、沟通、共鸣。
社会两方面都需要,情、法里有需要。
做艺术创作和娱乐的时候,比较讲感情。
电影不是我个人的事情,它是因缘际会。
很多人跟我一起工作的一个成绩,可能是我的个性比较随和。
我本身不是曲高和寡的那种个性,让我通俗到底不讲内容我也做不到。
就是好的时候两边都占不到,不好的时候两边都有一些尴尬。
我大概就比较在中间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