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创业篇深度报道

(2007-03-10 23:50:47)
分类: 2007两会深度报道
 

小崔会客两会特别节目

江西创业篇深度报道

    今天录制的小崔会客两会特别节目请来的是江西省省委书记孟建柱,为我们谈江西人创业问题。为配合节目的播出,小编选取了一篇介绍赣文化与创业文化的文章,作为本期节目的深度报道。

 

赣文化与创业文化

 

话题引入:创业文化的差异,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浙江为代表的沿海省份,老百姓是致富、创业的主体,每个人都是活跃的市场经济“细胞”,每个“细胞”都能释放出巨大的创业能量和活力,就是因为深深扎根于群众中的创业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业冲动和创业热情所致。可以说,创业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赣文化中积极的创业文化,为和谐兴赣、创业富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省社科院研究员马雪松。

  记者:有人说,江西历来重农轻商,经过千百年历史演进和积淀的赣文化中本身就缺乏创业文化。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马雪松: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对“创业文化”要有一个界定。如果说创业文化就是创一番事业的文化氛围、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话,我认为,赣文化中是不缺乏创业精神、创业人物和创出来的辉煌业绩的。文学上,陶渊明、晏殊、欧阳修、黄庭坚等,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因为有了他们,文学史上才有了“田园诗”、“江西诗派”等。哲学上的陆九渊、政治上的王安石、戏剧上的汤显祖、科技上的宋应星等,他们对赣文化、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作出过积极贡献。工商方面,江西先民创下了可以“称都定尊”的事业:瓷都、铜都、煤都、药都……这一串名称正是江西创业文化中的骄人篇章。景德镇的制瓷业,因为制胎原料上的二元配方和造型、装饰方面的不断创新,从而赢得了“瓷都”金招牌,千年窑火映照的是江西创业文化中的探索与创造精神。“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都樟树是赣文化的骄傲。樟树一带曾流行一首《抒怀歌》:“月儿充光照床前,可叹明月缺半边。早知一去三年整,我只要郎君不要钱。”从这首歌谣可以看出樟树人创业过程经历了多少离别与艰辛,也反映了江西创业文化中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意志。明清时期,江西商人非常活跃,有“江右商帮”之称号,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并在各地商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湖广流行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民谚,在云贵川则有“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之说,江西商人的创业精神和业绩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认为赣文化中并不缺乏创业文化。在江西自有人类活动以来的历史中,先民们为生存创业、为发展创业,他们的创业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进入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区位和交通优势的丧失、国内经济格局的改变、小农经济和封建文化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连年战争的破坏等,使江西逐渐走向衰落。小农经济和封建文化形成的自满僵化的思维定势,在缺少交往的世界和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并未显示其对社会的发展的十分不利的影响,而进入社会急剧变革的近代,这种传统的惰性就成了江西社会进步的障碍。经济与文化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我们对小农经济与封建制度对赣文化的不利影响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记者: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主题教育活动,创业富民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应当怎样不断地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不断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让想创业者去创业,能创业者创成业?

  马雪松:创业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形态和制度文化形态这两个基本层面。

  培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要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实现思想观念和精神理念上的突破与创新。一要冲破自然经济意识的束缚,二要冲破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三要冲破官本位意识的束缚。在冲破这些束缚的过程中,要变安贫为求富、变守摊为开拓、变懒散为拼搏、变依赖为自强、变保守为创新,让创业精神与创业理念在不断的“破”与“立”、“扬”与“弃”中得到升华,使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冲动和为自己、为社会开辟事业、创造财富的抱负,使创新、创造和创业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境界。

  制度文化层面主要包括创造环境、营造氛围、建立机制等。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首先必须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宽松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政府各部门、全体公务员都要以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为己任,想创业者之所想,帮创业者之所需,解创业者之所忧,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激励成功,使勇于改革创新、致力创业发展的人得到尊重、得到利益、得到地位;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业者和尊重纳税人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形成谁创业谁光荣的浓厚氛围。其次,必须建立有利于创业的机制。要针对影响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下大力气进行变革创新,坚决改变一切束缚人们手脚、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创业、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形成引发创业冲动、激励创业热情的机制。要形成良性的创业机制,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制度创新的工作:维持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完善鼓励冒险的法律安排,帮助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体系。

  观念与制度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层面。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制度的变革与建设。制度建设如何,制度文化的形态和情况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制约着创业文化的状态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制度建设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人们创业的需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文化。

   


来源:江西论坛转自江西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