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头条】南京800多万的人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5-05-07 22:53:50)
标签:

杂谈

好房怎么选?关注孟祥远!微信公共号:CSFDCYJ

专注见未来,用心共成长,做最具价值的城市与房地产价值读本。站在行业前沿,以专业把脉市场,解决买房人投资置业难题,服务全行业个人微信:njuphd 新浪微博@孟祥远 买家讲坛QQ群:248508678咨询或爆料请私信。


摘要:南京人最爱“挤”在哪?哪些区是“新南京人”的首选住地?5月6日,由南京市人口计生委、市统计局公布年度人口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南京常住人口规模过百万的人口大区仍是鼓楼、江宁和秦淮三区,而江宁和浦口则成为“新南京人”的首选住地。

【头条】南京800多万的人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主页君@孟祥远 一直认为 :一部房地产业的历史就是人口的历史,所以人口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度很高。从数据看,2014年末南京全市常住人口821.61万人,比上年末增2.83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48.72万人,增5.63万人。而2013年末常住人口818.78万人,增加2.68万人。户籍人口643.09万人,增4.61万。所以可以看出,南京户籍人口每年大约2-3万套需求,从总量7-8万套来看,显然改善的比例在增加;而常住人口增量不高,说明人口红利存在衰减,南京距离千万人口大城市还有很长的距离。当然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等问题。

【头条】南京800多万的人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数据


鼓楼江宁秦淮最“挤”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南京全市人口分布态势基本稳定:常住人口规模过百万的人口大区仍是鼓楼、江宁和秦淮三区,常住人口规模不足50万的(相对)人口小区则是建邺、高淳、溧水和雨花台四区,主城常住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到41.9%。


  户籍人口分布与常住人口分布趋势基本相符,户籍人口近百万的人口大区仍是鼓楼、江宁和六合三区,户籍人口规模不足30万的(相对)人口小区则是建邺和雨花台两区。


  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秦淮与鼓楼以30万以上的常住流入人口规模仍为全市人口集聚的热点地区,而县改区后的溧水与高淳则成为全市仅有的两大常住人口流出地区。南京区域内受空间开发、历史与现实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区域之间的人口规模的差异程度较大,且流动行为的发生集中性较强,人口均衡态势仍未形成,尤其南部远郊仍有很大承载潜力。


“新南京人”首选住地是近郊


  随着主城人口疏散、江北新区建设,以及积分落户制度等系列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得益于新兴园区建设、中低价商品房储备和轨道交通抛物线状的延伸,近郊区再次为人口集聚提供了有效吸纳空间,成为“新南京人”的落户首选地。


  2014年地处近郊的江宁和浦口两区分别以近2.4万和1.9万的迁入规模成为全市翘楚,两区净迁入人口规模合计已超全市总规模的70%。


鼓楼玄武迁出人口多


  与此同时,在新的经济增长点迁移、公共资源均衡化、应届毕业生集中离校和旧城改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位处老城的鼓楼和玄武两区则分别以2.3万和1.9万的迁出规模,成为了全市最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区,两区净迁出人口规模合计已超全市总规模的98%,年度人口迁移呈现出沿城市中心轴线向东西侧翼扩散的特征。

【头条】南京800多万的人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变化


户籍新政有收效


  截至2014年末,南京常住人口821.61万人,比2013年微增0.35%;户籍人口648.72万,比2013年微增0.88%。受益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域内通迁及积分落户等两大户籍新政收效明显,南京全市人口规模仍现小幅增长,2014年全市净迁入人口达2.25万人,比2013年大涨了29.31%,推迟了人口负增长的到来。


人口红利呈现消减趋势


  得益于本轮人口出生高峰中新生儿累积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年内0-3岁婴幼儿的随迁入户,2014年末全市0-14岁少年儿童规模已达82.02万人,在2013年79.55万人的基础上增长了3.11%,自“十二五”以来累计增长了7.36%,少子化趋势得以缓解。


  但是人口老龄化仍持续发展,2014年末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达84.56万人,在2013年81.28万人的基础上增长了4.04%。遗憾的是,与此同时全市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由2013年的657.95万人减少到了655.03万人,这意味着南京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榄核形悄然向腰鼓形转变。


  总体来看尽管人口红利仍谓丰厚,但可以预见的是,“单独两孩”新政的实施在有效调整人口代际结构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中少年儿童的比重,导致总人口抚养负担呈继续攀升之势。


就业质量持续提高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思路的转变,南京高等教育实现了“由量到质”的结构性调整,2014年南京高校在校生规模首次出现了下降,80.53万人的在校生规模成为“十二五”以来全市高等教育“最小年”,与此同时南京在校研究生数却首破10万大关。


  新的就业登记监测亦显示,201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人员11.82万人,占比达52.38%,新增就业质量快速提升。


“单独两孩”占再生育申请六成


  截至2014年12月25日,南京城乡单独两孩受理申请达8443例,基本符合预期。从申请分布看,江宁、鼓楼和秦淮三区摘得全市广义单独两孩(含城乡双独)申请受理量的前三甲,受理占比依次达18.60%、13.95%和9.89%。新政的实施,释放了城市人口的再生育潜能,2014年全市各类再生育申请受理总量近1.4万例,其中城乡单独两孩申请受理量比重达60.17%,远超江苏省条例和南京市规定中的其他各类再生育情形。

【头条】南京800多万的人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建议


逐步完善生育政策


  尽管2014年度全市“单独两孩”新政开局良好、运行平稳,但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多重因素的影响,后期走势仍不明朗。在政策执行口径经省市多次修订后,不断有新的目标家庭被纳入政策范畴中,应进一步强化中后期全市人口出生形势的系统性监测,及时建立跨省市的多系统数据交流机制,逐步完善专项业务的统计年报制度,通过系列主题式的调研分析,对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与经济效用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市卫生与计生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


同城共建提速远郊发展


  人口流动和迁移行为的集中效应显示出域内资源和人口分布多中心化的格局仍未形成,考虑到南北远郊的空间资源禀赋仍有较大潜力,域内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仍需提速。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和都市圈协同建设进程中,应通过制度安排逐步突破城际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障碍,强化多边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居民生活等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融合发展,将东部近郊逐渐打造成为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的另一个主要辐射极以进一步提速远郊发展。


江北建设亟待加强


  六合、浦口等占全市行政区划面积1/3以上的长江以北地区,既是苏南现代化板块中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目标区域,又是宁镇扬同城化和南京都市圈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江北建设已经成为南京城市发展总体战略构想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但受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等因素的影响,在江苏及南京域内,长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始终存在,应突破江北建设瓶颈,力促区域均衡。


Via: 扬子晚报

5.9,孟教授约你去登岛!

讲座主题:河西洋房别墅置业之道

活动时间:本周六(5月9号)下午2点

活动地点:升龙公园道售楼中心(建邺江心洲夹江大桥与葡园路交汇处)

报名方式:

1、发送“姓名 手机号码”至微信公共账号@孟祥远

2、发送“姓名 手机号码”至买家讲坛QQ群(248508678)群管理员 @第十二期报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