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品牌洗牌房产 |
一、本地开发商式微之势明显
虽然今年全年的业绩榜单尚未出炉,但估计今年能排前五应该是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万达地产、苏宁环球、苏宁置业。若放到前十来看,能进入榜单的可能还有金地集团、朗诗地产、五矿地产、仁恒置地、弘阳地产、万科地产。
在并不久远的过去,我们记得苏宁环球常常傲居榜首,栖霞建设、银城地产也十分显眼。但目前来看,外来开发商崛起的态势十分明显。还有一些外来开发商势头也十分强劲,未来具有冲击榜单的实力,比如招商地产、富力地产、雅居乐、华润置地、世茂房产、碧桂园、绿城房产、和记黄埔、恒基地产、台湾远雄等。南京楼市已经成为国内一线品牌逐鹿胜地,A股招牌的“万保金招”、央企代表的中海华润五矿、来自广东的华南五虎(除了合生创展未进入南京)、外资企业的仁恒和黄远雄恒基新鸿基、内房民营新贵绿城等悉数光临南京。
这些品牌企业的入驻,推高了南京楼市的开发门槛,对本土品牌形成了明显的挤压和排斥。本地品牌式微之势已经十分明显。
环顾南京本地品牌,苏宁环球还在卖那个似乎永远卖不完的超大盘天润城和威尼斯水城,江南的天玺、名都汇也每每与降价促销挂钩;兄弟公司苏宁银河除了钟山国际高尔夫这样的豪宅以外,苏宁睿城、紫金东郡这样的普通住宅也只有降价才能热销。这两企业是否要反思产品的竞争力几何?
南京人十分熟悉栖霞建设目前在售项目除了栖庭,还有栖园尾盘,仙林湖高价地动弹不得;银城地产在南京也难有大地块操作,聚泽园或千花溪在户型上偷面积,做加法已到极致。这两家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企业是否要反思为何本地龙头如今却显小气?
当然,朗诗的表现还不错。不论科技住宅是非,但毕竟抓住了一部分目标客群,实现了朗诗领军科技地产的跨越式发展,并且顺利进军其他城市,也显得风生水起。而它的师傅峰尚目前还在谷里挣扎。
然而,更多的企业是选择或被选择了沉沦,深深的沉沦,或许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在南京市场上露面。
二、非品牌,不地产
房地产业起步时间还比较短,但是行业的逐渐发展、门槛提高和规范化将使得品牌集中度逐渐提高,这个行业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像制造业比如家电行业那样高度集中,那时候或许可以说,“非品牌,不地产”。
自从房地产调控越来越严厉以来,开发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尤其是资金实力稍弱的中小房企。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以限为主的政策使得部分预期过高的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在资金方面。一些企业或是由于开发水平不高,即使价格降到位,仍然少人问津,回款困难;或是在前一两年拿地太过激进,导致现在骑虎难下,资金链紧张,在调控的大背景下,回款或者融资的难度都非常大,这些企业或将选择退出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调控的过程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行业洗牌的过程。如果调控政策一直持续的话,产品缺乏竞争力或者资金实力不足的房企将会退出市场。年底,对不少中小型开发企业来说是个坎,也不排除会有小开发商卷款潜逃。如果政策不变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企业退出房地产行业,这也会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不好的时候,是大型房企兼并的好时机。确实有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有意向在合适的时机出手兼并一些中小型房企。同时,也有一些中小型房企打算整体出售或出让部分股权以便渡过危机。中原地产对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大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10月份,今年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的房地产企业或项目总数已经超过600宗,超过去年同期的一倍。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企业并购案例同比增长120%。
尽管双方都有意向,但是想谈成兼并却并不容易。价格期望高是一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复杂的因素。房产开发涉及流程非常多,如股权关系、土地、公司背景、人事因素等,条线特别多。即使双方都认可价格,因为其他因素而没谈拢的情况也非常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微博http://weibo.com/121976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