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京豪宅房产 |
11年11月底,继续给大家撰写“年终盘点”专题文章。上一篇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谈起,写了《终盘点之一:降价了吗?》,对大家关心的“什么是降价、怎样的板块会降、买房成本是否降低”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集中解答,效果还不错。
今天想继续谈的话题是关于细分市场的。通常我们会将客户需求分刚需和改善,由此带来了刚需盘和改善盘。从比较的意义上,越是典型的细分市场越有样本价值。
从上到下,我们先拿豪宅开刀。
一、极端的市场有极端的分化
今年南京市场的一大变化就是市场突然出现了很多大平层,动辄一百大几的面积,单价两万几,总价三五百万起价,界定这些楼盘为豪宅项目可能并无太大异议(不含别墅)。城中还有一些天价楼盘,叫价都是三五十潘(3万-5万/平米)。可以说,豪宅项目代表了极端的市场。
但是这种极端的市场出现了极端的分化。对南京房产局的南京网上房地产公开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还原一下这些豪宅项目的销售业绩(主要参照网签也就是成交数据,适当参考认购数据),结果让人很吃惊。
表现较好的有中海凤凰熙岸,今年网签已经有20多个亿,还有229套认购数据,总销售近30亿。朗诗钟山绿郡网签有5亿多,考虑到装修(4000元/平米)可能未计入,估计已成交7亿左右,还有120多套认购数据,估计总销售约10亿。保利紫晶山今年销售也不错,估算应该成交额应有15亿左右,总销售额在20亿元以内(保利香槟国际销售也很不错,已到尾盘,因单价在2万以下,且不提)。天正滨江今年网签4个多亿,加上认购额大致可以抵上拿地成本的5.26亿元。仁恒江湾城二期今年网签8.8亿,认购量还有6个多亿,总销售约15个亿。
与之相对应的是,有的楼盘表现十分勉强。城东某高档楼盘,网签仅1个亿出头;网上房地产还显示河西某豪宅开始销售月余,仅有1套认购。但是这两盘广告铺天盖地,是否要检讨?
可以看出,中海和保利的业绩实现度很高,这会使得他们后续相对从容,对中海的万锦熙岸和保利罗兰香谷来说都会较有支撑。而销售不佳的楼盘,既面临眼前豪宅盘的举步维艰,也对公司发展、旗下项目、后续拿地都有很不利的影响,不再赘言。
二、豪宅价值观
第一部分的分析,有些以胜败论英雄的意味。毕竟每个项目的销售结果都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以单一的认购和成交数来判断,可能会忽视某些现实的问题。但是为了客观起见,只能仅参照房产局官方数据进行统计,跟结果倒也大差不差了。
当然业绩不能说明一切。有的楼盘即便看似无人买账,动辄也叫价三五万一平,这个还要具体楼盘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绝佳的区位。大平层及类似的豪宅产品多位于城中、城东和河西,它们是传统的改善居住地。两江板块和城南、城北虽也有一些大平层豪宅产品,但是凤毛麟角,市场接受度不会高。毕竟,居住的改善升级是个趋势,但是升级也含有地段的升级。
二是占据稀缺的资源。这种资源有自然风景价值或历史人文价值,对于高端客群来说,更看重居住空间意外的符号和追求,所以这种资源会带来较高溢价。
三是社区生活感。有些楼盘虽定位甚高,但是社区规模、装修、园林、业主类型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人气,难免曲高和寡。
四是成熟的配套。城中的这些豪宅不同于别墅,他们是“逃离与回归”的结果,对于生活质量和配套设施的要求很高,购物休闲、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通勤距离等方面都有不低的要求。
豪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想主要是看对以上四条的匹配度。
个人认为,南京这样的城市,高端客群以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高管、部分老板、省内的实力人群组成,实质是权智阶层,和浙江的高端客群以私营业主为主有很大区别。这些群体购买力非常稳定,限购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太大的障碍。
所以,豪宅的市场并不会太差。开发商如何谋变?多为成功想办法,别为失败找借口。(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21976006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