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地产河西新城南京江浦新城江宁大学城仙林湖房产 |
南京河西新城的开发接近尾声,奥南开发尚未充分启动,“河西新城、江北新区、东山新城区、仙林新城区”一城三区的格局已经逐步打开,南京楼市现在也新兴起三个热点板块:江浦新城、江宁大学城、仙林湖,三足鼎立局面蔚然成型。人们纷纷讨论:哪个板块更有成长的前景,谁会成为下一个河西?
这个还是要从板块区位与居住价值论谈起:
一、汽车时代反思:时间开始回归空间
住房产业化与汽车产业化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因素,汽车时代与住房商品化时代几乎一同到来。
汽车改变了人们计算距离的方式,正是快捷的通勤方式使我们打破了对距离的看法。只要交通便捷,速度够快,空间距离远也能接受,也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居住区位。也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变化带来了居住消费理念的变化,促成了郊区化的浪潮。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开始成为常态,时间距离似乎又在重新回归空间距离本身。因为这种拥堵是全方位的,全城东南西北在上下班高峰期并无一处顺畅,唯有空间距离本身才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城市发展的均好化理念正在被落实,交通配套等的均好化使得各板块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种回归,跟芝加哥学派所谓的以中心同半径向外扩展的“同心圆理论”又有某种惊人的相似,这是城市公平发展的一种回归。于是我们看到了主城的绅士化与隔离交错,看到了郊区房价的某种趋同。从紧政策对城市投资扩展的压抑,带来估值回归,此不多言。
二、居住价值首因:远离污染源
这种回归之后,是调控下去投资化的人们更加注重居住价值本身。人们如何对居住价值的考量与取舍?距离主城同样的距离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段?哪个因素最先被考虑,最能决定未来的发展价值?
一是文化背景因素难以割舍。集中的文化与现实固然使得城中被赋予更高的期望,但南京城市的居住文化,有谓“东富西贵”,对于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原因也无需多言。
二是回避污染。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倍受青睐的社区一定要回避污染源。南京这样的城市,回避污染最简单的办法是从紫金山顶到大桥划一条线,以西以南较少污染企业,较适宜人居。西南方向除了河西为江宁部分、板桥和江浦。江宁距离主城较近地区已基本开发完毕,板桥存在钢铁厂污染源,老山脚下的江浦应属不错。
三是板块要符合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高成长价值。这要结合城市规划布局,选择发展潜力地区。目前新兴板块竞争空前加剧,表现差异大。就拿南京来说,仙林湖因为很不成熟,面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双重压力;而有些板块已经有些概念透支,比如江宁大学城板块,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过远,而地价已经处于高位,开发的成本压力很大,难降价但也难跑量。河西相对成熟,顺应江浦这样的大河西板块人居环境为佳,青奥基地、地铁、过江通道等重大设施的倾斜也显示出是未来发展重点,表现不错。具体项目无需多言。
三、消费者如何选择?
选择的出发点是居住价值。调控之下最本质的分化是居住价值的回归。以往房价过快上涨使得楼市较为浮躁,注重追求短期的投资盈利,不关心居住价值本身。目前调控尤其是限购对投资性购房进行严厉打压,购房机会显得更为稀缺,人们更关注居住价值本身。一些相对成熟和有前景地块吸引了自住人群更多的目光,而拥有较好的产品和服务则可以做好增加值,赢得市场认同。
对于刚需人群来说,货比三家,挑挑选选,价格是重要的参照因素,但不应是唯一因素,答案就在价格本身。因为价格过低的楼盘,往往不外乎几个原因:实力不足的开发商以价换量、资金链故障、质量问题、产品定位失误、成本不高。理性定价跑量还好,要是其他原因则不妙。项目的品质、发展前景等要素综合考虑,以满足自己长远居住需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