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南楷书研究(卢中南楷书艺术特点之我见)12
标签:
楷书书法 |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棒球击球手叫王贞治,中国台湾籍,球员时代一共打出了868个本垒打,什么是本垒打?就是一棒将球击出后,球飞到观众席那么远,对方球员无法接到,而直接得分。他的击球方式如金鸡独立。有一次在电视台做访谈,主持人问他击球的诀窍,这时,有位嘉宾,是研究体育科学的教授说,击球按**角度用多大力量打出,击中球后就能打出本垒打,说得绘声绘色。然后主持人又问王贞治:“你打球是象他说的那样吗?”。王回答:“没想过,只是习惯性击打而已。”当时大家都笑了,好像是笑话这位教授纸上谈兵。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先有了现象,后有的研究。回到卢中南书法艺术,我也总结了一下的一些点滴认识,犹如“盲人摸象”的结论吧。当有人问卢老师:“您写的字是有这些特点吗?”,或许卢老师也会象王贞治那样回答:“没想过。”
1.
字形上去棱角化,结构上中宫紧凑,笔画上厚重。有的字写得险绝,有的字写得奔放,有些写得俏皮,有味道。单个字不论放大还是缩小,都不失美感,欣赏起来是一种享受,令人百看不厌。一幅作品,虽不求个个字都完美,但整幅作品精神灵动,其美感令人回味。这是我们书友交流时得出的结论。也是所说的艺术感吧。
2.
点画讲究圆润,圆弧边甚至用滚圆来形容也不过分。竖弯钩(鹅钩)的钩内直外圆。捺笔饱满,正捺如同高脚面一般,反捺圆滑,捺脚过渡顺畅自然。横折笔画无棱角。长横收笔处按揉无角。笔法上中锋侧锋兼用,笔画变化丰富。运笔上,提按动作运用娴熟自如。
3.
卢中南的字在继承欧阳询的基础上,书写上变化多。独体字,同一个字,有时写得扁宽,有时写得竖长;左右结构的字,同一个字,有时写得平,有时写得左低右高,有时写得左高右低,变化非常多。有些字有对比也有夸大,比如左撇右捺组合的字,将撇短捺长做到了极致。比如《陋室铭》里的水,见下图。
http://s8/bmiddle/001kxUp7zy70Pt0KhE3a7&690
对于一些字的左收右放,对比非常强烈,比如带戈钩的字,往往左收的小,右放的(比欧阳询的字)很大。见下图。
http://s6/bmiddle/001kxUp7zy70Pt6CFWl15&690
有些笔画少的字虽然应该写小,但卢老师刻画的特别小,笔画还要加粗。如“白,日”等字。
http://s10/mw690/001kxUp7zy70PtaALMd09&690
有些字,类似广字头或厂字头的字,撇放得很长,给人呈现出潇洒的美感。
http://s11/mw690/001kxUp7zy70PtcbUUi0a&690
善于运用撇捺的变化大胆创作,用中石先生的话说:“造假”,而产生艺术美。
大家看这几个“忧”字
http://s3/mw690/001kxUp7zy70PtjEUvMa2&690
4.
学楷书时,会看到一些理论的东西也听到过大家说过一些理论法则。比如:捺笔在字的上部时,要撇低捺高,写得飘逸。当在底部时,要撇高捺低,写得稳一些。
而在卢中南的楷书中,有些字是与这些法理相左的,就好像故意不这么写似的。大家看这个“今,大”字。
http://s3/mw690/001kxUp7zy70PtlhLIC72&690
5.
作品里,注重灵活变化,有粗细对比变化,有写法的变化,有大小的变化,保证了字间距的和谐,行气的贯通。使得整个作品有一种韵律节奏感。其变化犹如相声艺术手法,“过程在情理之中,艺术效果在意料之外”。大家看看这幅作品。
http://s1/mw690/001kxUp7zy70PtmYb7ya0&690
需要注明的是:画圈的字,是同一个字,为了章法需要进行的大小变化。
6.落款的多样性
http://s3/bmiddle/001kxUp7zy70PtvaYLg22&690
7.卢中南书体的招牌字
有些字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字,就是所说的招牌字。卢中南也有很多这样的字,有鲜明的卢体特点,大家一看绝对会说这是卢中南的字。我举几个字大家看看是不是有同感。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