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2022-08-12 20:12:01)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图片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位置: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潘城村

年代:唐、宋、金

级别:无

草峰塬,古时把上塬称大路河塬(包括高寨塬);中塬称草峰塬,亦称佛堂塬;下塬称潘塬,又名杏塬,今统称草峰塬。位于渭州(平凉市)东北部。属草峰、杨庄和寨河三乡辖区。西北源于宁夏彭阳县白草坡,并向东南延伸至白水乡侯王家村,长63公里。东北以潘杨涧河为界和原州(镇原县)新城塬相望,西南以大路河为界与什字塬对峙,最窄仅百米而已,宽处数公里之遥。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降,是渭州境内最大的塬面。塬面土质疏松,由于受下伏阶梯状断裂及山洪冲刷,塬四周沟壑纵横。塬面东北的潘杨涧河,《太平寰宇记》载为潘谷水。属常年河,发源于今平凉市寨河乡高寨村。经杨庄、草峰,至花所的潘口注入泾河,是渭州和原州的分界线,全长52公里。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唐末时,泾州以西,沿泾河西进至弹筝峡(今三关口),这里曾是唐和吐蕃划定的边界线。唐末至宋时,弹筝峡以东,沿泾河修筑有胡谷、平凉、潘原等堡城防守。唯有草峰塬周边防守薄弱,堡城稀少,吐蕃、西夏经镇戎军(今固原)南侵主要线路之一,到了北宋时才加强了此地的防守。北宋太宗咸平时,知镇戎军,兼原、渭、仪都巡检使李继和在修筑镇戎军城面奏朝廷时言道“有数路来寇:若自陇山下南去,则由三百堡入仪州制胜关;自瓦亭路南去,则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自清石岭东南去,则由小卢、大卢、潘谷入潘原县;若至潘原而西则入渭州,东则入泾州;若自东石岭东公主泉南去,则由东山砦故彭阳城西并入原州;其余细路不可尽数。”(《宋史·列传》卷十六李继和传) 李继和提到的大卢、潘谷就是指渭州东北的草峰塬。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弹筝峡(今泾源县三关口)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胡谷堡西门遗址(今泾源县蒿店)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平凉古城(今平凉安国山城子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潘原古城(今平凉小芦河口庙底下村)

唐末时吐蕃南下时就是从草峰塬南下,《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六吐蕃传载,唐德宗贞元三年八月,崔汉衡出使吐蕃归来,吐蕃尚结赞令五十骑送至境上,行至潘原,遭到李观使拒绝曰:“有诏不许更纳蕃使。” 受其表而返其人。自是吐蕃率羌、浑之众犯塞。分屯于潘口及青石岭。《新唐书·吐蕃传》也有同样的记载: “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傍青石岭,三分其兵趋陇、汧阳间,连营数十里。”“(贞元)八年六月,吐蕃数千骑由青石岭寇泾州,掠田军千余人还, 及连云堡,守捉使唐朝臣遣兵出战,大将王进用死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宋史》和《(新)旧唐书》中提到的清石岭和青石岭并不是同一个地方,《宋史》中的清石岭指今宁夏彭阳县的青石嘴。而《唐书》中提到的青石岭指渭州东北的草峰塬和原州西南的新城塬之间山岭。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位于今草峰镇潘城村东北的潘城古城,修筑于草峰塬上塬(今高寨塬)北侧塬边,北临潘杨涧河,扼守草峰塬上塬交通要道,沿草峰塬一路探勘,潘城古城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古城遗址。据《元丰九域志》载:“中,平凉。四乡。安国、耀武二镇。瓦亭一寨。”;《武经总要·卷十八》载:“耀武镇,东至原州铁原寨十五里,西至安国镇三十五里,南至州四十里,北至原州平安寨二十五里。”;《太平寰宇记》载渭州四至:“西北至耀武镇四十里。”史料中提到的安国即今天的平凉市安国镇,名称至今未变,其附近有唐宋时期修筑的堡城3座。 原州铁(截)原寨即今庆阳市镇原县新城镇的断岘桥古城。原州平安寨即今宁夏彭阳县的城阳乡古城。按照史料记载其四周城寨距离,符合史料记载,那么潘城古城即为唐宋时期的耀武镇。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据《耀武镇将元实墓志》载: “令公以创立耀武镇……大顺二年(891)四月,遂除耀武镇遏都知兵马使…… 春秋卌有七,景福壬子岁五月廿七日寝疾从碑文可知,耀武镇设置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元实为首任镇将,并修筑了耀武镇城。五代、北宋、金时沿用,北宋时期对耀武镇城进行了重修,加强了其防御能力,巩固了西南潘原城的防御耀武镇至潘原,近亦为贼骑所掠,全无备御之具,并须增葺之。。北宋时耀武镇除驻守有朝廷直属官兵以外,还有归附于北宋的熟户驻守,《宋史》卷一百九十一志一百四十四载:“耀武镇,一族,总兵马三十二,为一队。”。《金史·地理志》平凉府下:大定二十六年来属,户三万一千三十三。县五、镇五、寨一:镇四安化、安国、白岩河、耀武。寨一瓦亭。《元史》及其以后的史料中没有关于耀武镇建制的记载,推测耀武镇废弃于金末。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耀武镇城并未修筑于草峰塬塬顶,而是修筑于塬边临近水源的山咀处,且低于塬面数十米,城址的修筑充分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形。古城东、西、北三面临沟,北侧沟内有水源地潘杨涧河,河对岸即为原州(镇原县)新城塬,南侧连平塬阶梯形台地。古城平面呈东西走向长方形,东西长240米,南北160米,四角修筑有角墩。为了加强南侧防御能力,在南墙外60米处增筑外城,外城墙长300米,外城墙呈┙形,两墙之间及南侧城墙外均修筑有护城壕沟。东城墙中部修筑城门一道,有瓮城。古城墙用黄土夯筑和崭山而成,残存厚度约2米左右,高度残存约1-2米不等。古城保存基本完整。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邠州·萧关道上的千年古城耀武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