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晓华
刘晓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239
  • 关注人气:4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2021-05-28 07:59:47)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陕西石窟

位置:陕西省志丹县永宁镇川口村

年代:明、清

级别:无

川口石窟开凿于北洛河支流周河西岸,双墩梁东麓,南距周河和北洛河交汇处约320米。沿周河川西岸前往保安(志丹县)的古道从石窟前山崖间蜿蜒蛇形而过,古道上清晰的车辙印,见证了古道昔日的繁忙。川口石窟由北向南依次现存四窟,石窟均坐西面东,倚崖开凿,崖面上部红砂岩风化严重,已出现分层滑落,造成一号窟窟顶前部坍塌。石窟后期为当地村民所占用,至今仍堆放有杂物,除一号窟有造像残迹外,其余均无造像。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一号窟,平面呈长方形,平窟顶,现已风化坍塌呈圆拱形,窟顶前部已坍塌,村民加盖有建议木构屋顶,现亦坍塌。方形窟门,窟内四壁凿有凹形坛基,正壁面坛基较宽,壁面存造像残迹三身。左右两壁面存造像残迹各七身,共计十四身。前壁左右两侧存两身造像残迹。从左右对称的造像残迹来看,应为十六罗汉题材造像,正壁似为三世佛造像。从造像残迹来看人为破坏痕迹明显,正壁和左壁仅存少量坛基,而且人为破坏凿痕明显,说明石窟有过改造。残存长方形碑座被村民用来垒砌坍塌的石窟前墙,碑面已不知所踪。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二号窟,平面长方形,平窟顶,方形窟门,窟内四壁面平直,无坛基、无造像。现为当地村民堆放杂物,并安置有窟门,未能进入。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三后窟,平面长方形,平窟顶,方形窟门,窟内四壁面平直,三壁凿有双层长方形坛基,正壁为凸形坛基,造像无存。左右两侧上层坛基上残留有圆形榫眼,左右对称共计十孔,为安置木骨泥塑造像榫眼,从坛基形制分析,左右两壁坛基安置的十身造像应为坐姿造像。正壁凸形坛基带有十字形折角。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四号窟,和前三窟并未在同一层面,窟内堆满於土,窟前并未进行平整,杂草丛生,窟顶也部分坍塌,推测可能未完工。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川口石窟没有留下任何开凿信息,加之造像基本上无存,其开凿年代只能通过石窟形制来进行推测。川口一之三号石窟在形制上属于同一时期开凿,一、三号窟内均设有凹形坛基,三号窟坛基上安置木骨泥塑造像,一号窟圆雕造像,这种形制的窟是典型明清时期石窟的特征,在陕北这样形制的窟不在少数,比如与之相邻的志丹县三台山石窟、楼房砚石窟、孙家沟祥云寺等石窟,所以川口石窟的开凿年代应为明清时期。石窟之旅-北洛河流域志丹县川口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