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陕西石窟 |
位置:陕西省志丹县永宁镇石畔村葡萄沟北老龙岸石崖下
年代:唐代
级别:无
石窟开凿于北洛河南岸石崖下,距离地面最高处十余米,最低处约三米,共计六窟。



一号窟,平面近方形,平窟顶,高40cm,宽37cm,进深19cm。正壁设有长方形坛基,坛基上圆雕一佛二菩萨造像,造像风化严重,细节模糊不清,佛座为束腰须弥座。









二号窟,平面近方形,平窟顶,高60cm,宽58cm,进深37cm。窟内三壁设有凹形低坛基,坛基上圆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造像,造像风化严重,细节模糊不清,佛结痂跌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手施禅定印。两弟子立于圆形台座上,右侧弟子双手拢于袖执于腹部。两菩萨上身袒露,腹部微鼓,腰系羊肠裙,立于圆形台座上,一手上举于胸前,一手自然下垂。菩萨造像腿部修长,上身和下身比例不协调。两力士送胯分足站立,上身袒露,腰系短裙,一手下垂,一手上举至头部,肌肉隆起,两力士足下各浮雕一蹲狮,风化严重。












三号窟,距离地面进十米,方形窟口,有口沿,上方凿有人字形散水,平窟顶,远距离用长焦镜头观察,窟内无造像。
四号龛,距离地面进十余米,方形龛,有口沿,上方凿有五个圆形榫眼,龛右下角凿有一方形榫眼,原设有木构龛檐。圆拱形窟顶,窟内圆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佛结痂跌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有舟型头光,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外着敷达双肩下垂式大衣。两弟子仅存头部,两菩萨立于两侧,造像风化严重。
五号龛,尖拱形龛,龛上部凿有尖拱形散水。圆拱形窟顶,窟内圆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造像。佛结痂跌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座前浮雕两蹲狮。弟子、菩萨、天王立于两侧,造像风化严重,细节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