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陕西石窟 |
位置:陕西省志丹县永宁镇象咀村
年代:不详,推测为北朝
级别:无
洛河沿岸峭崖绝壁、千姿百态,赤壁丹崖犹如卧象吸水,象咀之名由此而来,象咀山和骆驼脖子山隔洛河相望,洛河古道从象咀翻山而过。洛河西岸的象咀村原有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现已是人去屋空。村民房屋后的象咀上开凿有数十孔石窟,这些石窟均为空窟,也无造像痕迹遗存,其开凿年代均无法判断。我曾三次到访,一次是2020年10月7日,因赶时间未曾深入考察。同年11月17日再次前往考察,但大雨不期而至,只能匆匆考察了尚可涉足的几窟。2021年4月9日再次对象咀石窟进行了考察,本次考察针对象咀北端临河几窟和位于最高处的一龛进行考察,但象咀中部岩石上零零散散分布的石窟因高悬于崖壁,人不能近前未能深入考察,远距离观察均为空龛,其形制和象咀最高处的龛形制相同。象咀这处石窟在三普资料中并没有记载,现就能涉足的几个窟进行阐述。






象咀山南北走向,北端临河,南端和山体相连接。石窟开凿于象咀北端,坐西面东,窟前因居民开凿窑洞,沿山体部分古道被毁。石窟大小均基本相同,平面呈方形,平窟顶,窟内三壁平直,其中有两窟窟口上方凿有人字形浅槽,窟内无造像。崖面分布有两个未完工的窟形。结合古道遗迹,也有认为这些形制相同的石窟有可能是古道上的栈道孔,而非造像窟。但从其分布的轨迹来看,上下交错,间距都不具有栈道功能。加之窟口上方人字形浅槽,我认为这些石窟是造像窟。其开凿年代无法确定,推测可能为北朝。










象咀南端最高出,赤红色岩石层层叠压,岩石纹理层次分明,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十分壮观。石窟平面呈方形,平窟顶,窟前岩石斜面开凿成长方形平面,方便信众侍奉香火。正壁置圆拱形浅龛,有方形佛坛,造像无存,但后壁面供奉造像痕迹十分明显。







象咀南端临洛河崖壁,如刀劈一般,峻拔笔直,十分险峻。居民在其中部开凿有崖居,东西两侧崖壁凿有进出的通道,靠近居所处通道拦腰斩断,上铺设栈道进出,紧急情况下撤掉栈道,歹人便无法进入,防御性能俱佳。石窟内生活痕迹十分明显,至今窟内还堆放有居民生活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