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陕西石窟 |
位置:陕西省志丹县金鼎镇
年代:明代
级别:无
石窟开凿于洛河西岸的山咀处,坐北面南,现存一窟。前廊左右两侧各开凿一方形耳室。后室平面呈长方形,平棋式窟顶,长方形窟门,窟门左侧下部即窟口上部已经坍塌,窟内地面淤土掩埋。窟内正壁凿有方形坛基,窟内四壁平直。









坛基上残存造像残件数件,经仔细辨认,坛基上原有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协侍共计七身造像,坛基上显得有些拥挤。


佛应结痂跌坐于六角形须弥座上,转角处浮雕六身力士做托举状。佛内着僧裙,腰间束带,外着半披式大衣,头部、双手均缺失,胸脯残留后期敷泥重粧痕迹。两覆莲座,双层覆莲瓣饱满、规整,挺拔有力,中心凿有安置造像的圆形榫眼。弟子内着僧袛支,外着勾钮式袈裟,双手拱于胸前,衣饰呈隆起条状下垂,推测应是立于双层覆莲座上。两协侍菩萨跣足,立于仰莲座上,上身缺失,仅存下半身,腰系齐足长裙,带打结后下垂于两腿间,裙摆下露出双脚指。两身菩萨造像残件,从其残存缺失头部的象座和狮座看,左侧为普贤菩萨,右为文殊菩萨。象座和狮座背部有安置菩萨造像的圆形榫眼,从残件看两菩萨应结痂跌坐于仰莲座上。综合分析我认为窟内造像表现的是华严三圣造像,主尊为毗卢遮那佛。














平棋式窟顶已经风化剥落,仅存一方浮雕牡丹图案。坛基上残存一长方形浮雕花卉图案的石板,已断裂,推测应为坛基前供桌,窟内地面淤土掩埋,淤土下可能有供桌其他残件。


综合分析,主尊毗卢遮那佛内着僧裙,腰间束带,以及莲瓣饱满、规整,挺拔有力的覆莲座和花卉供桌,这正是典型的明代风格,通过分析刘台石窟开凿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