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2020-06-05 15:26:23)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陕西石窟

位置:陕西省麟游县城南青莲山中部青莲寺遗址西北600米

年代:唐、宋

 级别:无

清光绪九年《麟游县新志草》载:“青莲山在县西南二十里,耸峭奇险,峰峦对峙,若莲半开,青翠如画,杜工部诗:深源滚滚出青莲’即此。中峰旧有招提,前明建,岁久圯,遗古钟一,正德间铸,国朝乾隆间重修。山北有石龛如门,谽巉峭,有若削成。邑令王余晋有诗云:奇石破天悭,錾空开涧户。苔痕截肪平,削成只一斧。合门入宯闻,问壁俨洞府。何岁营仙巢,拔宅遗荒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常青教授1991年调查时,根据麟游县博物馆提供的清嘉庆二十五年《重修青莲山寺碑记》载:“山南峭壁千寻,上有石佛像,系贞观中镌。”这是有关青莲山摩崖造像的比较详实的史料记载。关于青莲寺的始建年代,资料显示创建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关于出处我没有找到相关史料。按照这个记载来看,先有青莲山摩崖造像,后创建的寺院,寺院屡建屡毁,现在已是废墟一片。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开凿于一座北面南的红砂岩质峭壁上,顶部平坦,地势相对开阔,上原修建有庙宇。崖壁上部凿有东西项排水凹糟和方形桩孔、圆形榫眼,岩石凸凹不平处还进行了修平,并用青砖进行了补砌,原崖壁建有木构龛阁。造像由西向东布满整个崖壁,因岩质比较松散,大部分岩壁已经风化剥落,对造像造成了很大损伤,造像大部分已经面目全非。从现存残迹看,崖壁分布有18个造像龛,不排除还有风化毁掉的。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岩石顶部庙宇遗址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青莲山摩崖造像龛平面示意图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号龛位于崖壁西侧,为力士龛,龛内雕二力士,左侧力士仅存残迹,右侧力士右手上举,左手持法器,头部方圆饱满,胸脯肌肉隆起,帔帛绕臂飘向身后。腰系短裙,胯部扭向主佛,右腿前跨,立于高台之上。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2号龛,长方形,内雕立姿菩萨造像。菩萨面相方圆,头顶束发髻,颈戴项圈。胯部轻微扭向主佛,袒裸上身,束腰,系长裙,在腰部打结下垂至两腿间。帔帛绕左肩环绕腰部打结。右手自然下垂,左手上举。菩萨造像身体短粗、饱满壮硕,具有唐初造像特征。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3号龛,横长方形,分上下两排共计浮雕14身造像,现残存13身,上排6身,下排7身。从题材看应为罗汉造像,罗汉均头部 偏向主佛,即7号龛。上排左侧第一身罗汉结痂跌坐,颈长,面相方圆,身着交领衣,双手执于腹部。体态比列失调,头重脚轻。在罗汉造像之间的缝隙中,浮雕三身较小站姿造像,左侧第一身身着交领衣,双手相握于衣袖中拱于胸前。下排靠前四身罗汉均身着交领衣,左膝曲起,右足半跌,双手拱于胸前。其中左侧第一身罗汉左膝上浮雕一虎,为伏虎罗汉造像。靠后造像身着齐膝交领衣,腰系带,双手相握于衣袖中拱于胸前。三号龛靠前造像题材为8身罗汉造像,靠后6身为供养人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4号龛位于3号龛顶部,尖拱形龛。龛内浮雕一菩萨二胁侍,左侧胁侍已经风化无存。主尊菩萨,头顶束馒头状发髻,戴宝冠。面相长椭圆形,腮部饱满,眉间右白毫。从菩萨下半身残迹看,菩萨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右侧胁侍头顶束圆形发髻,面相长圆,面带微笑,双手合什举于胸前。综合分析为认为4号龛主尊菩萨为水月观音造像,此类造像流行于宋代,水月观音造像始于唐晚期,而且唐代水月观音造像为男性,脸部有胡须,宋代开始出现女性水月观音造像,所以4号龛造像为宋代开凿。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5、6号龛题材相同,两龛相连,位于3号龛下部,呈长方形。5号龛内浮雕一佛二供养人造像,6号龛内浮雕一佛一供养人造像。两龛佛均结痂跌坐于佛座之上,5号龛为仰莲座。5号龛佛身着双领下垂式大衣,手施禅定印。头束馒头状发髻,面相长椭圆形。6号龛佛身着交领大衣,衣襟绕两臂下垂覆盖两腿部,双手执于腹部。5号龛两侧供养人双手合什举于胸前,6号龛供养人双手拱于腹部。供养人均身披帔帛绕臂自然下垂,衣纹呈八字型。造像体态短粗笨拙,缺乏美感。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7号龛,是整个摩崖造像的中心,其他龛都是以其为中心开凿。7号龛为圆拱形,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造像。佛结痂跌坐于多层莲瓣仰莲座上,仰莲带有枝梗。佛头方圆,面部损毁,头顶束圆形平肉髻。宽厚圆肩,身着双领下垂式大衣,内着袒右式僧袛支,右衣襟搭于左臂,衣襟覆盖腿部,腿部衣纹宽厚隆起呈八字形。左手抚左膝,右手残毁。两菩萨铣足立于仰莲座上,双手拱于腹部,上身袒裸,腰系长裙,裙摆呈八字形分开,露出小腿部。头部长发飘于脑后侧。菩萨体态短小体胖。两弟子位于佛座左右两侧,长方形龛,均双手合什举于胸前,身着交领衣,腰系带,面相方圆,体态比较匀称。龛左下侧风化脱落。主尊佛面相丰满,体态雄厚微胖,具有初唐造像特征。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8号龛位于7号龛右上侧,风化严重,为长方形龛,龛左和9号龛相通。龛内浮雕一结痂跌坐佛,戴宝冠,头部方圆,腮部饱满,双耳宽大。身着双领下垂式大衣,双手托举金法轮于腹部,身后阴刻方形背屏。佛座风化模糊不清,佛座下主正中浮雕一力士做托举状,两侧各浮雕一鸟人,左侧鸟人仅存腿部,腿部肌肉隆起,足爪有力。佛左侧残存一胁侍造像,头部残缺,胁侍面向佛,双手拱于胸前。从题材看,8号龛主尊为炽盛光佛,炽盛光佛为密宗佛教造像,盛唐以后流行,多见于壁画。目前发现的炽盛光佛绝大部分为画作,石刻造像目前发现极少,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第37龛元代炽盛光佛造像便是一例。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9号龛,圆拱形,龛内浮雕摩耶夫人造像,表现的是浮雕摩耶夫人手摸无忧树,右胁诞生太子佛传故事。右胁下浮雕太子造像已经风化,仅存残迹。左侧侍女造像风化仅存双足。摩耶夫人左手扶无忧树,无忧树圆形树冠,树干笔直,轻微偏向摩耶夫人。摩耶夫人身着宽袖长衫,双脚尖朝外,一字形站立。头束高发髻,面相胖圆,体态矮小,应为唐代开凿。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0号龛,长方形,龛内主尊和右侧造像已风化无存,仅存左侧造像,造像和7号龛胁侍菩萨造像极其相似。菩萨体态短小体胖,双手拱于胸前,颈戴项圈,腰系长裙,露出小腿部。头部长发飘于脑后侧。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1 号龛,长方形,龛内浮雕一舒相坐地藏菩萨造像,菩萨束高发髻,肩部宽圆厚。袒裸上身,斜披帔帛,戴臂钏。腰系长裙,左手抚膝,右手弯曲横于腹前。左侧残存一胁侍,双手合什举于胸前,头部毁。地藏菩萨胸部丰厚,腰部纤细,腿部丰满。这种地藏菩萨造像流行于唐高宗和武周时期,这在彬州大佛寺千佛洞和铜川药王山有相同题材地藏菩萨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2号龛,长方形,内浮雕药师佛造像和二胁侍造像。药师佛面相方圆,双耳宽厚,身着双领下垂式大衣,右手持锡杖举于右胸前,左手手心向上,执于腹部,结痂跌坐方形台座。台座下浮雕两只卧狮。药师佛左右两侧各浮雕一身菩萨,左侧菩萨已毁,右侧菩萨头大,体态短小,衣饰模糊不清。药师佛造像在距此不远的宋代蔡家河摩崖造像龛中可见。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3号龛,横长方形,和7号龛右侧3号龛形制一样,题材为罗汉造像。风化严重,龛右下侧已风化坍塌,岩体表面风化剥落,现仅存造像10身,上排左侧三身造像相对完整外,其余仅存头部。右侧第一身罗汉造像头部左侧浮雕一龙,为降龙罗汉。上排最左端浮雕一脚踩祥云的童子造像,童子身材矮小,头大圆。罗汉衣饰和右侧3号龛罗汉一致。属于同时期造像。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4号龛,风化坍塌,经现场拼接确认其位置,为长方形龛,龛内浮雕一供养人造像,供养人面东站立,面相方圆,身材矮小,双手捧一物举于胸前。14号龛左侧已经风化剥落,现场查看,就其位置而言还有空余,和右侧5.6号龛对比,不排除还有造像龛的可能性。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5号龛,方形龛,龛内浮雕一男一女供养人造像,供养人双手拱于胸前,男供养人面相椭圆,女供养人头束高发髻。身着交领衫,腰系带。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6号龛,横长方形,龛内浮雕四身供养人造像,供养人均双手拱于胸前,右侧男供养人头戴头戴幞帽,其余均为女性,头束高发髻,身着交领衫。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7 号龛,长方形,位于崖壁底部最左侧,龛内浮雕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造像,弟子或菩萨造像已风化,仅存残迹,无法辨识。龛上部宽于下部。佛头部残缺,身着交领式大衣,坐姿、手势不清,覆莲佛座。15、16、17三龛造像体态短粗矮小,头部偏大,而且16号龛男供养人头戴宋代幞帽,因此这三龛造像为宋代开凿。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18 号龛,长方形,位于崖壁中部最左侧,龛内无造像,龛右侧和下部岩壁划有边线,应为工匠规划佛龛草图,佛龛未完工。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综合分析,青莲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唐初,这和《重修青莲山寺碑记》记载一致,盛唐时期进行了续凿,宋代再次进行了补凿。青莲山北是隋唐时期皇室避暑胜地九成宫,唐初贞观八年(634年)太宗又在青莲山西南侧,距离青莲寺2公里处,即今麟游县永安村修建永安宫,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又增建太子宫,至开元元年(836年)水毁。唐太宗、高宗临幸九成宫进二十余次,这是周边营造佛寺石窟、摩崖造像的历史大背景,为开窟造像提供了便利。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常青教授1991年实地考察后,撰写了论文,对青莲山摩崖造像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和判断,在一些佛龛造像的分析上存在部分差异,毕竟我不是专业的,但在年代上是一致的。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在青莲寺遗址通往摩崖造像的山脊岩石上开凿有一小型石窟,石窟高72cm,宽57cm,深32cm,正壁正中凿有圆拱形浅龛,龛前设双层基台,台高12cm。窟口阴刻双线。窟内无造像痕迹,应该是供奉土地类诸神牌位的石窟。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麟游县青莲山摩崖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