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边寨之镇羌寨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
地址:宁夏西吉县沙沟乡中口村西
年代:北宋
级别:无
镇羌寨,原名褊江城。紹聖四年三月涇原路經略使章楶在修筑平夏城、靈平寨后,于五月份察堪周边地形,分析后认为还需在后石门、褊江川修筑寨城,以断贼路。便绘制城图和周边寨城道路距离,一并上书朝廷请修。得到朝廷批准后于舊褊東城重修,六月二十四日工比,褊江賜名鎮羌。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西夏元昊就是沿褊江川领兵攻打定川寨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七》载:“(庆历二年九月)懷敏為中軍、屯寨門東偏曹英等陣東北隅。賊自偏江川、葉燮會出,四面俱至,先以銳兵衝中軍,不動,回擊曹英,黑風自東北起,部伍相失,陣遂擾,士卒攀城堞爭入。”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七》中关于修筑镇羌寨的原由有详实的记载。长编载:“紹聖四年五月,涇原路經略使章楶言:勘會臣到本路條上進築之策,朝廷幸聽其計,於三月二十三日會合四路兵建築平夏城、靈平寨,如期了當,尋將逐處軍馬分屯放散去訖。緣臣所陳後石門、褊江川兩處形勢所繫,利害尤重。控扼好水、西山諸谷賊馬來路,占據得要害之處,比趨九羊谷、白草原,尤為快便。俯逼天都巢穴,平夏、靈平所占耕地,遂免抄掠之患,與葫蘆河川東西形勢相為表裏。本司近指揮緣邊安撫、知鎮戎軍种朴量帶人馬照管平夏、靈平兩處官吏修緝次第,因令由打破賊堡於後石門、褊江川子細按視山川形勢,道路險易,有無水泉,當如何措置修築。今據种朴彩畫到地圖,簽貼圓備。臣尋將前所進藳,照驗得委實尤為精確。”“今且條畫後石門等處進築事件如後:於舊褊東城下,上建六百步或四百步寨一所,東由密鄂充、柳陰河、拽木岔趨葫蘆河大川,西控木魚川入懷遠大路,及照護得定川、三川、懷遠,更無邊面。北去床地掌約一十三里,南去三川寨邊壕約二十里。已上三處可以建築城寨,其勢與平夏城、靈平寨為表裏,足以分據要害,制夏賊之死命。所有城圍大小及相去道里遠近,乞從本司臨時更切相度措置。或且先修後石門、床地掌兩處,其褊江城候事力稍辦,方行進築。”“黃貼子:今狀雖乞先修後石門、床地掌兩處尚慮地里差遠,見相度事力人情,或先築後石門,或先築褊江,或且為一寨,或便築兩寨,並乞臨時許臣一面相度施行。詔並依奏,令章楶更切多方體探西賊動息次第,委是有間隙可乘,決保萬全,方得舉動。即不管輕易敗事。并下劉何、巴宜專一應副。六月二十四日,褊江賜名鎮羌。”
沿川道北上经后石门直达西夏李元昊夏都天都山南牟会古城,。



古城修筑在三川交汇处,叶家河与苦水河在城南交汇后,由南向北流经古城西侧。古城平面近正方形,周长1公里,面积64万平方米,南北、东西各257米。古城设有南北门及瓮城,城外四周修筑有护城壕,沙小公里从南护城壕穿过,南门及护城壕被毁。城墙修筑有马面,东西城墙马面清晰。据城内收割小麦的村民说,古城内耕种时有碎瓷片及瓦片建筑材料出土,亦有较完整的,均收藏在村民家中。古城东南角和东北角现有两户村民居住,其余均为耕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