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2019-10-08 07:55:3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地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红崖村黄家咀

年代:北宋

级别:宁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武经总要》载:定川寨,北控胡卢河大川入西界天都山,正扼贼路。东至渭州四十里,西至兰州约五百里,南至制胜关三十里,北至故会州约三百里。 其西北川道是通往西夏天都山的必经之路,川道上行30里有镇羌寨。其西南经川道通往武廷川,可达会宁、兰州,川道上行40里有怀远寨。南行70里经张义堡通往笼竿城(隆德)。其东,北为高平川,分别距镇戎军40里、三川寨30里。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控制着西夏东侵道路咽喉。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元丰九域志·卷三》载:“庆历二年(1042年)置,军西北二十五里。”明万历、嘉靖《固原州志》、清《甘肃通志》、《大清一统志》均沿用《元丰九域志》的记载,金省。但《宋史·仁宗本纪》载:“康定元年(1040年)九月,元昊寇三川寨,都巡检司杨保吉死之,又围师于定川堡,战士死者五千余人。”说明在康定元年(1040年)定川寨就已经存在,只是堡城,而不是寨城。据《宋史·范祥传》载:“范祥,字晋公,邠州三水人。进士及第,自乾州推官稍迁殿中丞、通判镇戎军。元昊围城急,祥帅将士拒退之,请筑刘潘堡、定川砦,从之。” 定川砦是范祥任镇戎军通判时修筑,其任职时间是庆历二年(1042年),显然和宋史的记载不一致。对照分析我认为,庆历时宋夏正处于战争频繁期,地处宋夏交战前沿的镇戎军所属寨堡,是西夏入侵大宋的障碍。对于大宋来说,加强这些寨堡的防御是势在必行的。范祥师是在原有堡城的基础上扩修成寨城,其修筑时间是在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之前,寨城修筑完工后的九月宋夏爆发了定川寨之战。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定川堡是什么时间修筑的呢?据《宋史·食货》载:“(咸平)四年,陕西转运使刘综亦言:‘宜于古原州建镇戎军置屯田。今本军一岁给刍粮四十余万石、束,约费茶盐五十余万,傥更令远民输送,其费益多。请于军城四面立屯田务,开田五百顷,置下军二千人、牛八百头耕种之;又于军城前后及北至水峡口,各置堡砦,分居其人,无寇则耕,寇来则战。’从之。既而原、渭州亦开方田,戎人内属者皆依之得安其居。” 定川堡的修筑时间应该是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由陕西转运使刘综修筑。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下旬,西夏元昊采纳张元策略中国精骑并聚诸边,关中少备。若重兵围胁边城,使不得出战,可乘间深入,东阻潼关,隔绝两川贡赋,则长安在掌中矣。 元昊于天都点集左、右厢兵十万,分东、西两道,一出刘璠堡,一出彭阳城,合攻镇戎。知渭州王沿使葛怀敏率兵据瓦亭寨以拒,怀敏督军进五谷口,沿遗书戒勿深入,第背城为营,以羸师诱敌至,发伏击之,可有功。怀敏不听,由西南直趋养马城,元昊徙军新濠外待之。官军分四路进,元昊与战于赵福堡,败。都巡检刘湛兵,拔栅逾边濠进,怀敏入保定川寨,夏兵毁板桥断其归路,别为二十四道,以过军合围,又绝定川水上流,饥渴其众。环庆都监刘贺率兵战于河西,溃去。怀敏为中军,屯寨门东偏,使知镇戎军曹英军东北。元昊自褊江川、叶燮会四面蹑之,先以锐兵冲中军,不动,回击英军,黑风起东北,阵扰,大败之,怀敏为众蹂躏几死,舆入瓮城。是夕,元昊聚火围城,临西北呼曰:尔非总管厅点阵图者耶?尔固能军,乃入我围中,今复何往?质明,怀敏召诸将议结阵走,有执谏者,不听,上马拔剑径出,驰至长城濠,濠深阔各六、七丈,路断不可过,骑士皆散,夏兵薄之,遂杀怀敏并将校四十人。 定川寨之战极其惨烈,葛怀敏与部将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李岳、张贵、赵璘、许思純、李良臣、泾原巡检杨遵、笼竿城巡检姚奭、都巡检司监押董谦、同巡检唐斌、指使霍达皆被杀,宋军九千四百余近全军覆没。这是宋夏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中即宝元二年(1040年)三川口、康定二年(1041年)好水川两连败后又一次败仗。宋三次战争的失败,促使宋在庆历四年(1044年)和西夏达成和议,换来了宋夏20年的和平相处。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庆历二年(1042年)十二月庚子朔,涇原路安撫使王堯臣言:今體量定川之敗,其失有四:不住瓦亭,奔五谷口,一失也。離開遠堡北,不入鎮戎軍,由西南直移養馬城,二失也。自養馬城越長城壕赴定川,三失也。定川見賊不能盡死,四失也。其長城壕深闊各五七丈,最為險固,舊有板橋,為賊毀去,斷官軍歸路,別築道二十四自行,賊馬壅定川水泉上流,將佐無覺知者。而懷敏素彊愎,其屬諫止,多不聽,始則貪功輕敵,至定川,賊眾四集,倉皇不知所從,遂議南遁,使數萬之眾投于死地,勁兵利器如委溝壑,用兵以來,無辱於此。望敕邊臣,自今深鑒前弊,不可更驅士旅以陷敗機也。

古城出土的西夏文首领铜印。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庆历三年(1043年)春,正月泾原安抚使王尧臣上书言五事,其一,镇戎军接贼界天都山止百馀里,西北则有三川、定川、刘璠等寨,皆汉萧关故地,最是贼冲,其寨主、监押,当令本路主帅举辟材勇班行。若谓昨来怀敏之败,定川诸寨不足捍御,遂为弃地,则两路更无保障,贼马可以直抵城下矣。其东南师子、拦马、平泉三堡,俟春当益营筑,为泾、渭之屏蔽,不尔,其势不攻而自下。一路隔绝,更无斥候,镇戎遂为孤垒矣。其二,渭州笼竿、羊牧隆城、静边、得胜四寨,在六盘山外,内则为渭州籓篱,外则为秦、陇襟带,土地饶沃,生齿繁多,请建置为军,择路分都监一员知军,专提举四寨。及令修浚城堑,添屯军马,及时聚蓄粮草,以为备御******  臣今來所請增葺要害城寨,若無丁夫可役處,許以省錢給帶甲兵士,令番築之,仍量添守兵,積蓄糧草,繕完器械。定川寨之战损坏诸寨堡得以重修。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定川寨古城,因古城西侧修建有上店子水库今名上店子古城,实际上古城位于川口红崖村黄家咀。山咀南北走向,南高北低。西侧有上店子河,东南有硝口河,两河在山咀北交汇经高平川北注入清水河。古城依山咀修筑,东面临山崖,西、北面临沟,南和山相连。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古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2公里,面积21平方米。南城依山,山顶修筑有烽火台,东西城墙外崭山成断崖。北城平缓,今存东城墙270米,北城墙东段存126米,古城设北门,北门及其瓮城遗址今存。东、北城墙外崭山为壕沟,与城墙之间形成平台。西城墙及北城墙西段修建水库被毁。据《宋史葛怀敏传》及《西夏书事》载定川寨之战经过,当时曹英率部驻扎在北城墙外东北角平台,葛怀敏部驻扎在北门东侧,双方均隔寨壕对阵。定川寨寨主郭纶率部驻扎城内,刘贺部在城西争夺水源被元昊所败,元昊截断西侧河流,断水源,并拆毁北门外板桥,使定川寨成为孤岛悬于山咀处。北城东北角、南城西城墙尚存墩台三座。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城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南城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南城东城墙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南城制高点修筑有烽火台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南城西城墙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城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城东城墙,城外崭山为崖,形成三级平台。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城门及瓮城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城门前的店子河上铺设有板桥进出。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北宋边寨之定川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