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小华山神木二郎山庙群(二)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古迹寻游之甘、陕、宁、青 |
二郎庙,创建于明正统八年(1444年),万历年间重修,清乾隆四十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五年、民国二十八年均有重修。四合院式建筑。由正殿、耳房、东西庑殿、大门、钟鼓楼等组成。大门外有明代建砖雕照壁,悬山顶,檐下砖雕斗拱,壁芯减嵌浮雕“虎啸图”和“九龙戏水图”。
诸神殿,创建于明万历年间,道光三年重修。两进院落,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前建有过街门楼式山门,门楼上建魁星阁。正殿檐下存清道光六年《重修魁星阁碑记》和道光三年《重修驼峰山诸神殿碑记》。
护国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改为护国寺,民间二十三年重修为三教殿,位于二郎山山脊中段,也是二郎山上最大的庙群。四合院式两进院落布局,二进院落正殿原为大佛殿,后改为三教殿,祀奉佛、道、儒三教鼻祖,西配殿祀奉日月神,西庑殿依次是祀奉财神、观音、五行、大圣诸殿,东庑殿次是祀奉金火炉神、灵官、药王等诸殿。诸小殿之中均存清、民国时期彩绘壁画。一进院落有祀奉东西南北中五方狐仙的仙家庙。总体来说除三教殿外,其余诸殿小巧玲珑,但各路神仙也应有尽有。
倒坐观音堂,创建于明代,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十六年重建,
祖师庙,据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祖师庙碑记》载,原为青龙宫,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改为祖师庙,祀奉真武大帝。
不知名的小庙,位居山崖之巅,明代创建,清康熙十五年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