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之旅-秃尾河流域神木高家堡千佛洞、万佛洞石窟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陕西石窟 |


万佛洞,坐北面南,依崖开凿,枋木构重檐两滴水,崖下各凿四根檐柱,柱头雕仿木枓栱四朵,补间三朵,栱眼雕龙、凤凰图案。一层凿枋木构三间,凿前廊,当心间两檐柱上刻 “一片石崖凿就洞房千样巧,几般金壁粧成*像万人钦。” 楹联。檐下当心间凿窟门,两次间岩壁明清时期刻“须弥胜景”、“别开天地”、“小江南”和游人题诗。二层檐下当心间开长方形天窗,两次间雕假窗、栏板,当心间两檐柱前各雕一蹲狮。西侧岩壁雕记事碑一方,已分化面目全非。













窟内正中凿两根通顶石柱,顶部四面凿斜面枋木构屋面,正中凿八边形藻井。东西北三壁下部凿长方形佛坛,佛坛上残存泥塑佛座。东西南三壁和立柱上雕成排坐佛,已风化严重。目前石窟正在加固维修。
因窟内正在抢救性修缮保护,无法进入观察,以下照片均为网友维修前拍摄,借用展示给大家。










二号窟平面方形,窟内残存泥塑观音造像一尊。据资料显示这尊观音造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清理石窟塌方时被发现的,发现时造像除双手损毁外,其余保存完整,金装完好,因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被遗留在石窟之中,不久头部被盗,右肩及臂被破坏,金粧粉被刮掉,造像遭受毁灭性破坏,令人痛惜。



三号窟,平面呈形,正壁佛坛残存三座彩色泥塑佛座。



四号窟,平面呈形,窟顶凿有圆形八卦藻井。四号窟左侧石窟已经坍塌,从坍塌遗迹分析,四号窟开凿晚于其左侧石窟。







位于万佛洞西侧山嘴处,高出地面数十米的崖面,开凿有数十座洞窟,坐东面西,窟口均为方形,窟口凿有门框,窟楣均凿有长方形题记,大都风化脱落,仅有两方部分可辨识,有“明处士郭公王**墓志”“明**刘能刘氏*氏**”。窟内平面呈长方形,部分洞窟有石块或土坯垒砌的窟门,其中夹杂有骨骼。这些洞窟应该是崖墓,时代应该是明代开凿。



千佛洞位于万佛洞西侧山崖,坍塌、风化严重。窟内东西壁雕成排坐佛,正壁有佛坛,残存佛座和造像残体,支离破碎,目前正在抢救性修葺。西侧有洞窟三座,内空无一物。